1780年,哈佛学院被马萨诸塞州议会破格升为哈佛大学,此名一直沿用至今,常被简称为哈佛。哈佛大学是长春藤盟校的八名成员之首。
哈佛大学校训
哈佛早期的校训是“察验真理”(Veritas [1643])、“荣耀归于基督”(In Christ Gloriam [1650]),以及“为基督•为教会”(Christo et Ecclesiae [1692])。哈佛早期印章展示三本翻开的书本,两本面向上,一本面向下,象征着理性(reason)与启示(revelation)之间的动力关系。哈佛的一份最早期文献——1642年的学院法例--如此写道:"让每一位学生都认真考虑以认识神并耶稣基督为永生之源(约17:3),作为他人生与学习的主要目标,因而以基督作为一切正统知识和学习的惟一基础。所有人既看见主赐下智慧,便当在隐密处认真借着祷告寻求他的智慧。" 现在,在近几年里,哈佛大学的校训又有了新的进步,只有一个词语:真理。就是说只要哈佛的学生掌握了新的真理,你就可以对你的校长和教授说:“你错了”。哈佛大学机构设置
现在,哈佛大学规模庞大、资产超群,常被人戏称为“哈佛帝国”。全校共设有13所学院。其中本科生院两所,即哈佛学院与拉德克利夫学院;研究生院11所,即文理学院、商业管理学院、肯尼迪管理学院、设计学院、教育学院、法学院、神学院、医学院、牙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及大学扩展部等。几个主要的研究生院的著名系、部有:
*文理学院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生物科学部、应用科学部、计算机技术研究中心、地质学系、化学系等;
*医学院的细胞与进化生物学系、微生物与分子遗传学系、神经生物学系、生物化学系、生物学与生物物理学系、药物学系、免疫学委员会、与MIT合建的健康科学部等;
*公共卫生学院的微生物学系;
*设计学院的建筑系和设计专业等;
*教育学院的管理、计划和社会政策专业,教学、课程和学术环境专业,人的发展、阅读和咨询心理专业等。
哈佛大学拥有2400名教授,6700名本科生和12400名研究生,校色是深红色(Crimson),深红色(Crimson)也是哈佛的运动队和日报The Harvard Crimson的名字.
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MIT) 之间一直存在着友好的竞争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追溯到1900年,那时候两校合并的问题被广泛讨论,甚至在某个时候被当局达成一致(后来被马诸塞州的法院取消),今天,这两所学校之间的合作和竞争依然不相上下,经常有很多合作的研讨会和项目,包括哈佛MIT健康科学与技术部,哈佛MIT数据中心, Dibner历史科技研究所.此外,两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间还可以不用缴纳额外费用就能相互注册,获得学分来得到自己本校的学位.
哈佛大学最近才成立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由于哈佛的工程学科没有邻近的麻省理工学院完善, 许多哈佛学生会到麻省理工学院修理工的课程或做理工的研究(哈佛大学曾经数次尝试与麻省理工学院合并,但一是受限于双方校园内部的意见,再加上为防止大学独大,麻省大法庭于1904年裁定此举违法,至今并无任何合并举动)
哈佛大学的特色发展战略
哈佛大学举世闻名的成就与它在几百年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办学理念是分不开的,“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的校训,不仅昭示着哈佛大学立校兴学的宗旨一求是崇真,也揭示了其办学理念的核心价值观。这种理念直接影响着它的发展战略,并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风格。哈佛大学的特色发展战略对于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的启示。
哈佛大学的科学研究发展战略
(一)科研定位战略
l、以基础研究为核心。诺贝尔奖、世界著名科学期刊、SCI论文是衡量基础研究成果的三大标志。至2005年 9月,哈佛大学共有40位学者获得了诺贝尔奖;以《泰晤士高教增刊》对全球88个国家1300名学者进行调查,按各所学校被其他学校或单位引用的研究成果数量以及国际声望等5项的排名来看,哈佛大学以高出第二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20分的成绩居于榜首,学术研究成果也高达 643分,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大学。而在2005世界科研能力排行榜中,哈佛大学又以100分的傲入成绩高出第二名德克萨斯大学15.9分,充分说明了其将基础研究作为科研定位的核心。
2、以国家的安全与发展为方向。纵观哈佛的研究院以及科研计划项目,大多是以保障国家安全发展,切身服务于人民为己任。如哈佛的贝尔福研究中心主要承担的研究项目就分别是:国际安全项目(ISP),主要就美国国家利益和面临的国际安全威胁进行分析研究,如:核武器的流失危险、国内种族问题等;科学、技术和公共政策项目 (STPP),分析科技政策对国际安全、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影响,现主要研究军、民用核技术和材料的管理,国家科技政策的动态问题等;强化民主法规的项目(SDI),该项目主要是针对加强国际关系中合并等问题,开展研究工作,例如:专门为俄小型政党进行政治领域培训,深入研究安全政策问题等。专门的研究中心加强了哈佛大学对国家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保障在国际化接轨的过程中国家的安全需要。
3、以关注民生的科学研究为支撑。哈佛大学医学院、卫生公共学院分别致力于基础以及社会科学和临床部分、世界健康和心理保健相关方面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人民安全保障意识,解决难以突破的心脏病、癌症等相关方面的课题,推动地区内人民自我保障意识。无论是公众健康学院专家开发的预防粒性结膜火的疫苗,还是回旋加速器实验室中用来治疗脑瘤的质子光束,以及医学和公共健康学院密切关注健康护理所需要的惊人的费用,哈佛大学都在资金上给予全力支持,并通过不断加强病毒学、营养学方面的预防力量,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世界高端的疑难杂症,以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健康的需要。
(二)科学研究优先战略
l、组建一流的科研团队。早在科南特校长出任时,哈佛就将其战略目标定位为研究性的综合大学,由此可见哈佛大学对学术研究的重视程度。教授是学术研究的直接影响者,其学术能力和学术地位在考核中是居于首位的。哈佛大学不惜重金在全世界范围内招聘教授、学者。正如洛厄尔所说:“哈佛大学优于其它大学的最大的长处之一,是我们从最广泛的地方汇集了最广泛的思想??”。为了保障招聘到世界范围内最好的学者,哈佛大学每年都有专门的调查分析员将世界上最优秀的学者名单推荐给校方供其挑选。这也是哈佛大学的教授团队最终能够聚集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和普利策奖获得者的重要原因,由此,哈佛大学对科研整体一流水平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2、以高薪酬吸引一流科学家。在1998年,哈佛的助理教授年薪就达56200美元,教授则达116800美元。这个数字还在持续上涨,在2005年度的排行榜上,哈佛大学教授年度工资163200美元,仅次于洛克菲勒大学,排名第二。高薪酬战略吸引了世界许多一流科学家来到哈佛大学工作,对于保证其科学研究优先发展战略起到了稳定作用。
(三)以科研为主导的筹款战略
1、以政府拨款为主,奠定科研基础。政府的拨款是保证哈佛大学正常运作的先决条件,每年政府拨款给哈佛的经费,41%流入医学院、29%流入公共卫生学院、21%流入文理学院;哈佛的科技项目经费主要来自联邦政府:其中 77%是联邦政府所属的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等机构提供、8%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提供、4%由国防部提供。而在众多美国大学发展基金中,哈佛的年回报率是最佳的。最高可达21%点,另外其资产规模亦是全美国最庞大的,截止2000年6月底,资产可达226亿美元,其中52%用于基础科学研究’约115亿美元t6l。丰厚的资金保障了哈佛大学内部正常运转。更为科研工作提供了最先进的环境和最充裕的科研经费。
2、利用校友资源,推动科研发展。校友会是哈佛大学一道特色的风景线,毕业生回母校慷慨解囊也是校友会一大项目之一,几百年的光辉历史使每个哈佛人形成了以哈佛为荣的观念。同时也激励了他们成功后回报母校的强烈愿望。70多年来,在校友会中展开资金募集活动,已成为哈佛一大传统。据统计,80%以上的哈佛毕业生与母校保持着密切联系,愿意以捐款的方式表达对母校的感激与爱。他们的捐款,为哈佛成千上万的优秀学子提供了经济支持;并且,学校利用这些资金将始建于1878年的纪念讲堂扩建成了世界一流大学中最大的图书馆。以此支持着哈佛大学最富实力与创造力的教学科研队伍。
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也提出安全和自由的需要,他说:“只有安全和自由得到保证,学者才能探求科学真理。”哈佛大学以一种超然于物外又密切关注国际动态的学术精神深深打动着哈佛学子,以高端的科研定位战略为引导,以学者一流的战略为核心,以丰富的科研资金为推手,促使科研成果撞击世界一流水平。
哈佛大学的特色教育理念
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代,“理念”(Idea)一词是指理智的对象或理解到的东西。由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不同,不同的人对理念的理解和使用也有所不同。王战军在《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与发展》一书中提出,“理念”可以看作是一个能反映某类事物或现象中每个个体或个别现象的普遍概念,它既包括认识思想、价值观、信念、意识、理性、理想等,又涵盖诸如目的、目标、宗旨、原则、追求等抽象思维的表现物。相应地,大学理念是贯穿在办学、治学始终的一种教育思想、发展观念和实践精神,它是外延宽泛并能反映办学思维活动诸概念共性的普遍概念,体现了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中思想精华的积累与提炼。科学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远见卓识”,它能正确地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科学地指明教育前进的方向。
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证明,大学的发展除了硬件设施做条件保障外,正确的教育理念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哈佛大学在历年的大学评比中名列前茅,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具有明确、先进的教育理念。由哈佛学院时代沿用至今的哈佛大学校徽上用拉丁文写着Verities字样,意为“真理”,追求真理作为哈佛校训,既是衡量和判断学校教育发展方向的重要尺度,也是哈佛大学的核心教育理念。
近年来,随着新兴产业的飞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急速变化,社会对大学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哈佛面临着重要的抉择:是向可以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应用学科全面倾斜,鼓励学生投身创业,还是坚持长期实践证明了是正确的教育原则,保持大学相对独立的教学、研究和学习?为了探讨大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的战略选择问题,《哈佛》杂志在2000年秋季邀请六位著名的教育专家,就当今大学面临的新挑战及对策进行专题讨论。在讨论会上,哈佛校长陆登廷明确指出哈佛大学的选择:哈佛不会随着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的指挥棒转,因为哈佛坚信社会变化得越快,大学变化得相对越少,思想观念相对独立的领地就越有价值。在2002年北京召开的中外校长论坛上,他特别提到,大学的发展必须坚持自己的理念和信仰,对于有附加条件的捐赠要慎重考虑。他还指出,如果没有在基础研究方面持续的努力,应用科学很快就会衰落和枯萎,因为致力于应用研究的人必须不断地与在基础领域工作的人保持联系,前者工作的成效最终取决于后者的研究成果。
哈佛大学和与之类似的大学在学校的创立、组织和管理方式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由大量专门和特别的学术单元组成的“有机体”(Orgnisims),每个单元都有高度的独立性,每个单元的运转,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术单元负责人的领导能力、学术天才甚至个人品质。但独立思想、学术规范、注重人文、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等是哈佛大学的重要教育理念。
独立思想是哈佛大学的第一教育原则。哈佛大学的环境不只允许、而且鼓励人们从自己的特立独行中寻求乐趣,大学的主要努力方向就是使学生成为参与发现、解释和创造新知识或形成新思想的人,相应地,教学也从以知识传授(transmission)为基础转变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我教育(self—education)。学生一人校就会被反复教导:你们到这里来,为的是思考并学会思考。哈佛教授也自觉地把独立思想原则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具体环节,他们创造了平等、轻松和无拘无束的课堂气氛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独立创造和思想探索的积极性,与学生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而不是等级关系。教师把很多时间花在研讨课、个人或小组辅导、实验室工作和查询档案资料等,对学生的考核不再使用常规的考试方式,而是采用研究论文的形式。学生花在课堂之外的时间更多,他们独立探询未知的事物。这种做法更加强调了大学对学生的重视。
严格的学术规范是独立思想得以科学论证的重要保证,抄袭、剽窃和改头换面的移植,是哈佛教学、研究和学习的大忌。哈佛教授不仅要求学生论文的所有观点必须建立在扎实的文献搜集、分析和研究基础之上,而且要求作为主要依据的文献必须是规范化的学术研究的产物。哈佛大学严格的学术规范训练,使得学生追求科学研究的独立学术思想,养成严谨的学风,从而对未来的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尽管哈佛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却非常重视人文科学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哈佛大学较少为本科生提供职业教育或训练,本科生不能学习法律、医学、商业或技术性很强的工程专业,即使是专业学院,对学习法律、商学、教育、医学、政府管理和其他学科的学生来说,也集中学习学科的基础理论。学校认为,未来社会中有很多人至少要改变一到两次主要职业,如果受到的教育和训练不是过分专门化的或狭窄的,他们就可以成功地调整自我。哈佛享誉世界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的核心课程(Core Column) 中,每个哈佛本科生必须修满涵盖8大学科领域、分为7大类的32门核心课程,包括: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艺术、道德伦理、数理伦理、科学和社会分析等,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学会发现和鉴别事实真相,坚持对事物进行严谨的分析,能够理性、历史地认识现实问题和道德问题,探求对他们所遇到各种情景的最透彻理解。
哈佛大学在强调学术和研究工作的重要性的同时,特别重视多样的优秀教学对于大学使命的重要性。陆登廷强调,在任何杰出的大学,教学与研究都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最优秀的研究和学术工作中获得的、在最佳的学术期刊和最优秀的专著中发表的重要思想和发现,是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源泉。这是优秀大学中的教学与其他类型大学的教学相区别的重要方面。他还指出,自l9世纪创立现代研究型图书馆和现代科学实验室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现代信息技术开始变成提升研究和教学水平的最强大的新系统和工具。为此,哈佛大学致力于给予学生一种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学生看作是处于实习阶段的学者和研究者,和教师一样要主动参与探索未知的事物或者检验现有的假设和解释。教师为学生设计课程,开设讲座,组织研讨,就学生的研究题目提出建议,为学生的实验方案或研究论文提供咨询,引导学生开展正式或非正式的讨论,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哈大教育─案例教学的魅力
案例教学是公共管理教学过程中最普遍、最常用的方法。教师选择实际生活中的某一典型的管理或政策问题为案例,为学生提供背景情况,并指出面临的矛盾、问题和困境或几种选择,但没有正确答案。学生在课前阅读案例资料,在课堂上个人或分组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案例教学深受大家欢迎的原因还在于,学员们可以直接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大家来自各行各业,这既有互补的优势,又是共享的资源。特别是在案例教学的参与中,来自不同地区和部门、不同领域和专业的学员们,结合各自的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从不同角度分析案例中的事件和过程;以不同的知识背景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对同一问题发表见解,达到了思想碰撞、互相启发、彼此交流的效果。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每当学员结合我国的实际谈想法或举中国的例子时,老师马上拿笔记下来。可见案例教学也能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哈佛大学的案例教学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1870年,兰德尔出任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时,首次将案例引入法学教育。19世纪90年代,哈佛医学院引入案例教学方法。案例法在法律和医学教育领域中的明显成功激励了商业教育领域。1908年哈佛商学院正式成立时,案例法又被引入商业教育领域。到20世纪60年代,肯尼迪政府学院成立后,将案例教学从哈佛商学院直接学过来。在政治、管理、公共政策类的大部分课程都使用案例教学。
肯尼迪政府学院有个专门的案例编写小组,有6名案例编写员。全院现有1300~1500个案例,除少数由任课教师自编以外,绝大部分是这个小组的专业人员编写的。其中最受欢迎的案例约有100个。案例经常更新,每年新编30~40个案例,并注意开发国际性案例,学院搜集案例素材,注意照顾不同方面的观点,比较客观公正。案例教学不是自然产生的,对教师要进行专门的培训,使他们熟悉并习惯于这种教学法。一个教师从不熟悉到熟悉案例教学,至少要花2~3年。教师的作用虽然不同于直接授课,但要介绍分析框架或理论工具,引导学员的分析过程或步骤,对学员的不同观点及时进行分类梳理,对有些重要的理念给予提示。这些都要求教师熟透案例,有广博的知识、较强的逻辑分析、要点概括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有比较才知差距,有参照才能鉴别。通过案例分析,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学员们对全球化时代许多国家公共管理的经验有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认识,开阔了视野,也看到了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对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影响。
入哈佛大学的条件
美国听哈佛大学的教授给我讲过一个故事:
所有美国的高中生都想上“常青藤”大学,其中哈佛是首选。但是,高SAT分数并不一定能被哈佛大学录取。
在大家的强烈要求下,哈佛校长把已成功就读的学生家长及欲报名上哈佛的学生家长聚到一起开座谈会,目的是让成功的家长传经送宝。会上很热闹,成功者争相发言,但介绍的育子经验五花八门,有上补习班的、有干社工的、有舍己救人的、有发明创造的,把其他讨教的听众搞蒙了,无法复制及普及。于是,大家把目光转向哈佛大校长,让他发表见解,他认为什么样的学生是哈佛想要的。哈佛校长沉思了一会儿,回答了一个词- Commitment,“执着”,每当他面谈报名者时,他都让那个学生举出一个例子,在过去的十几年他/她“执着”地干了什么事。
“执着”是失败的敌人,因为它不放弃。我曾接触及聆听过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性格、谈吐、家庭背景、领域等各有不同,但一个特点及过程是相同的:“执着”,他们不放弃地专著。
哈佛大学的人才培养发展战略
担任哈佛大学校长达2O年(1933~ 1953)之久的美国著名教育家科南特曾经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人的质量”。这一代人既包括了一流的教师,也包括培养出来的一流的学生。正因为教师在育人上坚持高标准,哈佛大学才得以成为群英荟萃、人才辈出的世界一流著名学府。
(一)高标准的人才定位战略
1、培养实于家和能做出成就的人。哈佛以培养优秀的人才为己任,埃利奥特曾明确指出;“我们要培养实干家 (doer)和能做出成就的人(achiever),他们成功的事业生涯可以大大增进公共福祉。我们不要培养世界的旁观者、生活的观众或对他人劳动十分挑剔的批评家。”正是基于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认识。哈佛大学才有了由最初的自由选修制到注重实用主义科学的课程改革。
2、培养有教养的人。有教养的人意味着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学生的智力水平和认知能力已经达到了合理的标准,对世界的认识与对社会和自身发展有着不寻常的鉴别能力。在对文化、道德、伦理的认识和正确的判断上,核心课程的哲学观正是表明了这一点,让学生不仅在某个专业方面训练有素,更重要的是受到广泛的教育。由此可见,哈佛大学寄期望于学子们在进入社会之前做好最充分的准备,避免知识专业化和片面化的发展。
(二)学术导向和以人为本的质量保障战略
自校长埃里奥特将德国大学的学术自由精神引入哈佛大学以来,学术自由一直是哈佛大学基本办学理念和完成大学使命的必要条件。在自由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是哈佛大学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注重实际、立足社会是哈佛大学的传统,再分别通过科研、课程、任教和人才技能的改革和培养,达到以质量取胜这一策略。
1、以学术为导向的聘用制度。哈佛前任校长萨默斯曾说过:大学为社会的持久服务是通过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有造诣的教学活动来实现的。在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共有包括院长在内的5位聘评委员会,对外来教师进行专门的审聘,一般聘期为5—1O 年,通过公开岗位和专业需求的方式向全世界范围内招聘,保证教师团队的结构合理化。在该学院的教师当中,有52%专门从事学术研究,不承担教学任务;48% 担负教学任务,同时也担负着研究任务。研究人员必须写出一定数量的高质量论文,才有资格任教。为了保证哈佛大学教授的一流水平,其校长科南特就曾经说过:“大学者,大师云集之地”。与此同时,哈佛还制定了教授的“非升即走” 的原则。哈佛大学教师结构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哈佛大学师资队伍的结构不是呈金字塔状,而是呈蜂腰状,即两头大中间小。教授和辅助人员是大头,而助教授和副教授并不多。 在晋升的压力下,一位助教授如果在5—6年的时间还升不到副教授,其前景就令人担忧了;另外,哈佛大学一般不给予副教授终身职位,除非达到正教授;而且,它也不给予本校副教授晋升教授的机会,除非在别的高校获得正教授,哈佛才会向你敞开大门。在晋升的机会上,哈佛是绝对公正与公平;在人才的短暂“流失”上,它也是处之泰然;它用貌视残酷的手段,保证教师团队雄厚的实力。
2、以人为本的教学改革。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和选修课程的确立,是哈佛培养学生个性化的思想的最初体现;19世纪后期自由选课制到导师制的实践,响应了埃里奥特校长的思想,认为每个学生天生的爱好和才能都应该在教育中获得尊重;随后2O世纪前期集中与分配制的探索,保证了学生专业学习的深度;战后普通教育制度的推行和1970年后核心课程的延生和发展,旨在促使学生掌握学科之间的联系,将知识运用于生活。哈佛课改的一系列措施都紧紧围绕着一个“人”字,每一次的改进都是对前一次的肯定和更新,注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一过程彰显了哈佛大学将“人融人社会,立足学生思维的培养,谋求人的能力有更大更持续发展的思想”。
(三)多样化的课程发展战略
在课程的教学方式上,哈佛商学院是典型的代表,其轰炸式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敏锐的思维反应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轰炸式的案例教学中,学生被强迫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无论是商人还是律师,都旨在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学生平均2年下来至少要攻读800个案例,每个案例的学习时间是12—18个小时,经过严酷的训练,磨练了学生的耐力和毅力。教员在引导的过程中,提问和反驳的速度都极其迅速,除非学生的观点无懈可击,否则又可以引发出更多相关的问题。在这一环节里,学生除了有相当深厚的背景知识和扎实的功底之外,还必须有敏锐的反应和洞察能力。在这样低成本,高效率的社会实践里,学生纵然是在“纸上谈兵”,但确也精通了“兵法之道”。在课程中模拟现实生活,是哈佛各学院在课程教学方面的一大特色。主要目的还是在于提升学生进入社会的含金量。例如,哈佛医学院的宗旨是致力于培养有抱负的医生,为锻炼学生更好的适应这一职业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道德水准,专门设立了1门纵贯2年临床前期的医患关系课程,承担此门课程的指导教师中,50% 的教师为内科医师,22%为精神科医师,19.5%为儿科医师,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为6.1% ,外科医师为2.4% 。在课程教学上主要采用教师指导下的小组学习,具体教学方法是学生通过临床访谈,真实病例讨论,对促进健康和疾病防治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学习和掌握询问病史及与病人交流的技能。此外,医患关系课程还采用角色扮演(role--play)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作为病人的真实感受。除此之外,还有法学院的协商训练课程、肯尼迪政府学院提倡的“功夫在课外”,无一例外都旨在提高学生在实际中对课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