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高教参考 >

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须处理好十个关系

时间:2017-09-04 08:20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数:
    高水平大学建设是我国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高等教育竞争力提升,整体性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战略举措。近年来,地方高校因其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布局、提高高等教育整体质量、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亦成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参与力量。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是一个“适应变革”与“引领趋势”相统一的过程,也是一个“外延转型”与“内涵提升”相统一的过程。地方高校应根据自身在高校生态系统中特定的生态位,坚持学术视野、社会视野并重,更新发展理念,明确发展路径,积极回应来自高等教育内部和外部的变革诉求。具体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高水平与有特色的关系
  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必须从高水平、有特色两个基本特性出发。高水平表明综合实力,有特色反映核心竞争力。高水平要求强化质量生命线意识,围绕内涵建设的关键因素,促进办学实力整体攀升。有特色指向特色生命力,要求凝练和放大自身优势,在同质化办学中呈现鲜明的个性特征。
  第一,强化目标牵引。地方高水平大学要强化目标牵引,形成问题倒逼,在学科建设、创新基地、科技服务、社会影响等重点工作上持续发力,在高水平人才及团队、高水平项目、高水平科研成果等核心指标上加快补足短板,通过加强内涵建设,深化综合改革,提升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第二,强化特色发展。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必须打好特色牌,彰显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核心竞争力,要根据高校自身特点,制定特色化发展战略,从办学理念开始,凝练学科发展特色;对接产业转型与创新发展要求,强化人才培养特色;把握区域经济社会以及行业发展需求,突出社会服务特色;挖掘大学精神品质,打造文化特色。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在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学科对应知识分类,专业对应行业分类,人才培养是两者统一的基点。学校应统筹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既要突出学科建设龙头地位,提升“学科-科研-人才”三位一体创新能力;又要注重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促进两者协同发展。
  第一,优化学科布局,强化优势特色。对地方高水平大学而言,学科建设一要解决“高峰”问题,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资源对以ESI前1%学科为代表的优势学科进行投入建设,形成突破,带动相关学科共同发展。二要解决“高原”问题,以学部制改革推动学科整合,打通学科壁垒,凝练学科方向,加快形成一批高水平学科群。三要重视应用,加快应用技术类学科群建设,重点放在解决企业技术创新的实际问题上,拓展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新空间。
  第二,调整专业结构,加强质量建设。专业建设的不合理,直接反映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因此,地方高水平大学的专业建设,应坚持适应性和契合度原则,从注重办学规模和专业布点,转变到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上来,通过撤停并转实行结构优化,加快形成市场导向、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重点建设品牌专业,改造升级传统专业,积极培育新兴专业,打造外有产业链、内有学科链的专业群。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推进专业认证,对接国际标准,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科教协同育人。加强学科与专业的互动,以优势学科支撑重点专业,以交叉学科培育新兴专业,形成与产业结构升级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打破学科之间、本科专业与研究生专业之间的壁垒,在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与教学基地建设、课程与教材建设等方面加强协同。鼓励教师将最新科研成果、企业先进技术转化为教学内容,进行课程研发、教材编写、教学成果推广,建立科研对教学的支撑与反哺机制。
  人才培养结构与培养质量的关系
  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地方高水平大学办学质量的第一标准。当前,一些地方高校仍然呈现“头小体大”的锥形层次人才培养结构。博硕士层次办学规模偏小,而本专科和成人教育基数庞大。同时,扩招使多数地方高校成了“巨型化”大学和多校区大学,进一步牵制了师资力量,耗减了有限的办学资源。为此,应统筹研究生、本科等培养层次,兼顾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等培养类型,聚焦核心素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一,合理控制规模,提高办学层次。牢固确立本科生教育的中心地位,稳定或适度减少本科生招生规模,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扩大博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稳步发展留学生教育,停办或少办低端人才培养。
  第二,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加大实践教学比重。探索建立适应弹性学习、学分制和主辅修制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考核评价方式,扩大学生自主选择权。加大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的常态化投入,推行启发、合作、研讨、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第三,聚集核心素养,培养创新人才。地方高水平大学也承担着培养社会精英和行业领军人才的任务。要通过实施“卓越人才计划”等合作计划,创建联合培养创新人才机制,大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及创造能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平台建设与团队聚合的关系
  平台是高水平大学进行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项目是开展科研活动的重要牵引。但传统教学科研往往“重项目轻平台”,容易造成“小而散”“科研孤岛”的格局,不利于培育和产出重大标志性成果。因此,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必须重视平台建设,以“打造大平台、承接大项目、培育大成果”为工作重点,促进创新要素积聚和系统集成,提高平台对重大项目的承载力和人才团队的聚合度。
  第一,加大各类平台建设力度。合理引导学院开展平台建设,丰富科研教学等不同平台类型,引入外部资源与政企等协同共建平台,加快形成平台建设的适度规模和比较优势。更重要的是,突出质量主题,加强内部统筹,采取滚动支持,集中优势资源建设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重点智库等一批示范平台,支撑高水平大学发展。
  第二,依托平台聚合团队。根据研究方向和教师意向,组建教学或科研团队。教学团队重在发挥学科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科研团队重在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人才,促进学术队伍可持续发展。团队实行责任人聘期制,考核个人业绩转为考核团队骨干和成员业绩,以政策杠杆驱动人才梯队建设。
  第三,创新平台管理机制。推动以学院、学科、课题组为主的科研组织模式向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跨学校、跨地区协同创新的模式转变。针对平台的扁平化组织架构设计,在团队、项目、经费、绩效评价等方面,推进制度创新,探索学术特区,加快形成以学术为主导、问题为核心、项目为牵引的管理模式,以管理创新推动学术创新。
  队伍建设内培与外引的关系
  人才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第一战略资源,对地方高水平大学而言尤其如此。学校要坚持“高地造峰,以用为本”,突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第一,要着眼事业急需,坚持标准,引进优秀人才。重视紧缺人才,尤其是领军型人才、学科带头人、对学校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人才的引进。建立海内外人才工作站,以全球视野汇聚人才。坚持全职引进与柔性引进相结合、引才与引智相结合,探索更为灵活务实的引才机制。对引进人才,既关心培养,帮助融入科研团队和学校环境;又严格标准,开展效能评价,强调精力投入和成果产出,坚持能进能出,精准引才。
  第二,积蓄发展后劲,加大力度培养校内人才。重视校内人才资源开发,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要加大校内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实施校内人才工程,推进青年教师博士化、国际化,增强本校人才的竞争力。要坚持业绩贡献导向,坚持本土人才和引进人才一视同仁,加快出台相关政策,保护校内人才的积极性。
  第三,加强分类指导,统筹三支队伍协调发展。探索和丰富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机制,加大人才开发力度,用好用活各类人才。要加强教学科研队伍建设,促进专业发展。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业务能力。加强服务保障队伍建设,改善队伍学历和知识结构,提高服务水平。要以岗位聘任、职称评审、绩效分配为抓手,建立健全符合各类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促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区域定位与国际战略的关系
  地方高水平大学作为区域社会的“知识中枢”,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鲜明的区域化定位。但同时,办学资源的稀缺驱动地方高水平大学抓住高等教育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的利好条件,通过国际化战略,积极扩充资源获取渠道。因此,对地方高水平大学而言,应坚持区域定位和国际战略并举,加深高校与外部环境的融合发展,以扩大开放来增创优势。
  一方面,要提升服务发展能力。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区域定位,决定了其必须坚持需求和问题两个导向,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强校之路。要围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共性技术难题、学习型社会建设等热点,推进校院、学科与政府单位、行业企业对接合作,建立政产学研用战略联盟、人才培养基地,让教学科研活动走向生产一线,提高契合度和贡献度。同时,要建立社会服务绩效评价机制,并纳入高校的办学质量评价体系,发挥政策的正向激励作用。
  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国际化战略。这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向更高发展层次迈进的必由之路。要接轨国际标准,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建立实质性合作。加大境外高水平教师引进力度,完善教师出境进修的激励机制,驱动师资队伍国际化。扩大留学生培养规模,提高交换生比例,开拓境外人才培养基地,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国际合作科学研究中心或联合实验室。
  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的重要职能。传承旨在固本培元,延续文化传统;创新重在与时俱进,构筑时代精神,这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战略意义是高度契合的。因此,在文化传承创新这一问题上,大学要展现高度的自觉自信,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传承优秀文化、创新思想文化的时代使命,集聚高水平大学发展的软实力。
  第一,要彰显核心价值。高水平大学对文化的传承创新,首先表现在对核心价值的引领导向。这方面,高校应发挥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优势。一方面,运用主渠道主阵地,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各个环节,教会学生选择主流文化,崇尚主流价值;另一方面,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人才、平台,开展理论阐释和知识创新。大学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增强师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
  第二,要培育大学精神。高水平大学建设,需要大学精神提供价值支撑、行为规范和力量整合。大学精神是在办学历程中所凝练的理想、信念和追求,以及逐步形成的传统、优势和特色,是一种“文化基因”。对于地方高水平大学来说,尤其要积淀文化底蕴,重视校园文化对师生的培育和塑造,加强校歌校训等形象标识建设,不断丰富自身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观念文化,形成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精神动力。
  第三,要辐射地方文化。地方高水平大学孕育于地方文化。这种相融共生的关系,决定了大学在接受地方文化滋养的同时,还要反哺地方文化,服务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参与区域文化建设,推动大学文化建设成果向周边辐射,发挥文化“高地”作用。
  内部治理与制度创新的关系
  深化内部治理,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内驱力。内部治理体系改革的核心,在于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的制度创新。
  第一,实施大学章程。以实施章程为契机,健全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科学决策机制、民主参与机制和监督机制,理顺党委、行政、学术、师生、家长和校院等权、责、利关系,健全完善党团工代会、教代会、学代会等代表制度,通过构建以大学章程为龙头的制度体系,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进一步规范学校内部治理架构和办学行为。
  第二,深化学术治理。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在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中都是重要力量。关键是如何按照内在逻辑,进行合理划分,促进两者相互协调。高水平大学本质上要求高水平的学术,应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制定并依据学术委员会章程办事,建好“教授治学”的基本平台,将学术交给学者。高水平大学建设也要有高水平的管理。无论是科学的制度设计,还是高效的运转体系,都是建立在对大学本质、特性、理念、规律的深刻认识之上。
  第三,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大学具有“底部沉重”的组织特性,教师学生分布在基层、教学科研开展在基层、矛盾问题也要解决在基层。因此,在高水平大学建设过程中,要着重理顺校院两级关系,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推进管理重心下移,落实学院主体地位。同时,加强学院内部管理能力建设,理顺学院内部的学术权力、行政权力、政治权力和民主管理权力等各种关系,推行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提高学院在学校宏观调控下的自主运行能力。
  资源配置与效益提升的关系
  资源投入是办好高水平大学的先决条件。因此,地方高水平大学资源建设的核心,在于一手抓投入,一手抓产出,保证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管理,同时最大限度获取外部资源。
  第一,强化需求对接,推动响应式服务向主动性服务转变。既开展高层次的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积极争取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任务;也面向实际特别是本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课题研究,推动学科专业与地方产业相衔接,共建研究院、研究中心等成果转化平台,将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以贡献求支持。
  第二,加强内部管理,推动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坚持效益导向,加强资产分类管理,强化内部成本核算,推行竞争性绩效资源配置机制,推动资产的有偿使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资本的保值增值。同时,加大公共实验平台建设力度,开发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的共享共用平台,减少重复建设。
  第三,树立资源意识,推动领导争取资源向全员争取资源转变。争取外部资源不仅仅是书记、校长、学校领导班子的责任,每个部门、每个院系都应该有资源意识,努力与政府、社会、企业建立良好关系,全校齐心协力,争取各方支持。同时,要重视校友资源建设,发挥教育基金会“蓄水池”作用,鼓励和吸纳更多社会捐赠。
  事业发展与师生发展的关系
  教师和学生是事业发展的主体。高水平大学建设,归根结底,要依靠师生的创新实践。同时,事业发展最终也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把人本理念贯穿办学治校始终,保障并落实师生的发展权。两者实质上反映的是个体与整体、人与环境的协调关系。处理好两者关系,必须回到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本源意义,坚持“发展依靠师生,发展为了师生”,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师生,实现学校事业和师生个体的“两个全面发展”。
  第一,尊重师生首创精神。对于师生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等实践中创造的鲜活经验,要及时发现、提炼和推广,激发师生创新创造创业的热情。
  第二,创设师生发展通道。分类制定考核标准、晋升通道、薪酬体系,规划不同类型人才的职业发展路径。地方高水平大学要集聚专业学习、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各类优质资源,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同时要积极改善民生,加大校内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教学场馆、图文资料、实验设备、生活设施等方面持续优化服务、提档升级,满足师生需求。
  第三,保障师生合法权益。落实大学章程规定的各项权益,构建各类参与平台和沟通机制,保障师生民主权、知情权、批评建议权等实体性权利,凸显师生主体地位,坚定师生参与改革发展的自觉自信。
  (作者:成长春,陈婷婷。作者单位:南通大学,成长春为党委书记)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