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教育视角下的法国现代农业及启示
谭金芳,邓俊锋,徐佳
农业自身的发展能够为农业教育提供肥沃的土壤,强大的农业教育反过来能够支撑农业进步。法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业教育功不可没,对我国新时期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谭金芳,邓俊锋,徐佳
一、法国农业与农业教育概况
法国国土面积55 万平方公里,人口6582 万,人均GDP4.2 万美元,是欧盟最大的农业生产国、欧盟农业白皮书发起国、世界上最发达国家之一。其气候条件好、土壤肥沃,加上有力的农业现代化的政策措施,提高了法国农业的专业化、集约化和市场化水平,农业生产率空前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极大保障了粮食产量15 年来连续稳定在1300 亿斤,超过欧盟地区粮食作物产量的五分之一;甜菜、葡萄酒、牛奶、肉类产量分别居世界第1 位、第2 位、第3 位和第4 位,农产品出口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 位;法国有24 家企业进入欧洲百强农业食品工业集团,有7 家进入世界百强农业食品工业集团,是全球第一大农产品加工品出口国。
之所以取得这样举世瞩目的成绩,可以说,多层次、全方位、科学完备的法国农业教育体系功不可没。法国教育水平很高,教育治理是典型的中央集权制。同时,国家特别重视农业教育,从事农业技术教育的机构众多,其中公立高中216家,私立机构601家。其农业教育体系由高等农业教育、中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民职业教育三个部分组成。这三个部分相互补充、紧密衔接,分别为社会培养高级技术人员、各类农业工程师、行政官员、农业院校教师、经营者或生产者。法国农业教育体系最大特点,一是灵活实用。课程与培训期的长短可以随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而调整;教学理念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场所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能够扩展到农场、生产车间,使学生们可以较早地接触农业及食品生产领域和经济领域,增强技能。也正因为如此,农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普遍较好。二是逐级晋升。其文凭晋升机制从最低的农业培训证书到博士学位等层次分明。比如:在农业职业技术高中根据学习时间长短不同可以获得不同证书,学习满一年,颁发“农业职业能力证书”,可以成为农业工人;学习满两年,颁发“农业职业学习文凭”或者“农业技术员文凭”,可以成为熟练农业工人、职员或者农业经营者、食品加工企业的技术员。
二、法国现代农业发展中教育所发挥的作用
(一)形成并巩固绿色、环保与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法国农业管理部门有直属的农业教育、科研等事业部门,可以“一竿子” 深入到农场、农业企业,对基层情况的些许变动可以很快由研究人员的想法、建议转化为各种政策。理论界在上世纪80 年代提出的“理性农业”思想,就是指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需要整体考虑和全面兼顾生产者经济利益、消费者需求和环境保护,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此理念得到了上层决策者的认可,形成了理性农业的标准:在保障生产者收入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注重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注重农业和自然和谐发展。这种对可持续、对环境的珍视,既有公民的内在要求、社会的共同监督,更有政府的强制落实,这意味着需要包括议会、政府、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在内的所有行为主体从理念上、制度上和行动上把质量作为天大的事。这就是通常所谓的“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现在已经贯彻在农业产业进程中的方方面面、上上下下,是各相关产业、各个环节坚定不移的目标和坚守,成为国家的基本国策、人们的共识。
在法国,绿色农业是指生产方式尊重环境,即在农产品的生产、仓储、保鲜当中不能使用合成化学产品、不能采取转基因技术的农业。比如在波尔多,葡萄是“看天吃饭”。若要喷药或浇水,还必须经过农业部门的严格审批。农业专家对于农药的半衰期也极为苛求,即使绝产,也不会在采摘前两个月内喷药。再如,始建于15 世纪的夏特诺瓦农场,现已传承至第八代,其在生产方面十分强调轮作,有的轮作周期长达7 年,从而有效创造了一个既对致病菌不利、同时也利于农作物自我调节的精确的生态多样化环境。法国政府出台多项措施鼓励绿色生态农业和加工业发展,例如:设立1500 万欧元的绿色未来基金、对从非绿色农业向绿色农业转变的农户提供免税等优惠待遇等;在生态农产品消费方面,政府强制要求所有食堂和餐厅菜谱中至少20%为绿色食品。
在发展过程中,法国农业形成了以AOC(原产地证明)、AOP(欧盟原产地证明) 为重点,包括TSG(产品传统特征保证)、PGI(受保护的地域标识)、AB(有机农产品)、LR(农业质量标签)等一套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为绿色环保可持续农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科学谋划各具特色的区域高度专业化
法国农业院校的理论界工作者经常参与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计划的研讨和论证,在顶层设计、农村环境保护、国土整治、农村景观、乡村旅游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他们十分注重全国上下一盘棋。实事求是、科学规划、顶层设计,一张蓝图绘到底,在法国得到了充分体现:因地制宜布局种植、养殖、加工各业,形成了科学规划指导下的高度专业化发展局面;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的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信息化随处可见。
法国领土东高西低,境内山区、丘陵、盆地兼而有之。综合考虑自然禀赋、历史传统、国际竞争等多种因素,按照“平地种粮、山丘养畜、坡岗葡萄加果菜”的生态适应性要求,理论工作者将不同的农作物和畜牧生产合理布局,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商品产区。通过多年建设发展,其境内形成了三大生产区域:以粮食、油料和甜菜为主的巴黎盆地大耕区;以牛、羊、猪和家禽为主的西部畜牧区和产奶区;以葡萄、园艺和水果蔬菜为主的南部果菜区。区域专业化特色生产,使法国农产品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其产品多以地域或城市来命名,如享誉世界的波尔多葡萄酒、香槟地区的香槟酒等。我们参观的波尔多葡萄生产带,依山向阳,成为著名的葡萄黄金种植区。此外,高度专业化还表现在农场的专业化(按照经营内容可分为畜牧农场、谷物农场、蔬菜农场等,专业农场大部分经营单一产品)和作业的专业化(如耕种、田间管理、收获、储藏、销售等,由原来的自给性生产转变为商品化生产。法国农机的主要特征是性能好、配套全、功率大,现今更有不少也实现了机电一体化。作业的高度机械化,不仅仅表现在种植业生产上,而且还表现在农业领域的各个方面。如牲畜屠宰自动化、激光制导锯木弹线等)。
(三)全方位智力支持农业主体
法国农业广泛以农场为基础,以农业合作社为纽带,链条之间无缝对接,商业化运作,形成了非常完善的农业组织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法国农业教育重点以培养农业及食品加工业领域的人才为合作社、农场和企业发展服务,同时,由于农业院校处于农业经济环境之中,这些学校自然成为了高新技术传播的中心。他们强调未来的培训与科研以职业变革为依据,经常承担短期高等农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根据社会需求与合作社、农场和企业需求确定成人培训的内容,确保培训质量达到社会满意标准。这些做法,为合作社提供了高效技术,培养了大量的经营管理人才,极大地助推了合作社重要支点作用的发挥,促成法国农业有序发展、稳步提高,把法国农业引入到了很高的境界。
经过长期发展,法国农业合作社的规模逐步扩大,为社员提供的服务涵盖了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包括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采购和供应,生产过程的技术服务,统一建立落实农产品质量标准,统一进行农产品的贮藏、运输、加工和销售,信息服务(市场信息、法律咨询等),等等,社会化服务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如,埃罗省加罗克斯农业合作社成立于1965 年,包括300 多个经济体(果农、公司),另外还建有物流中心、统一的品牌,为社员提供从苹果、樱桃种植到生产,再到加工、销售的全方位服务,年销售收入达到200 万欧元。
(四)无缝衔接、方式灵活、相得益彰
法国农业的发达与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的一体化机构设置、无缝衔接紧密相关。这种机构设置及其合理布局促成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转化方面的完美体系,避免了重复,提高了效率,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法国政府构建的农业教育培训制度层次分明,十分完善,公立与私立相互补充,教育机构、科研院所、农商会、合作社分工明确,培养目标和服务对象各有不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满足了从农业工人、农业技师、农业高级技师到工程师及科研人员各个层次的培养需求。无论是高校,还是中等技校都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拥有自己的实验基地、实验室和操作车间;实践课时占总课时的1/3,半数左右农业院校与农场建有直接联系。经过专业对口的分类培育之后,受教育主体或者成为专门高等人才(高校教师、科研人员以及国家机关行政官员等),或者成为职业农民(具有独立经营能力的农业经营者或具有某项专门技术的农业工人)。职业农民为掌握应用、承接科研成果的能力,每年还须接受两周的培训。在科研方面,法国的农业院校紧紧围绕着生产和市场的需求,更加强调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有针对性地组织科研攻关。一方面面向市场发现课题方向,开展创新研究;另一方面开展横向对接,承揽企业项目,为其排忧解难,既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提升了农业科学研究水平,又助推了农业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比如,2010 年,法国农科院与欧盟和其它专业机构就有100 个合同,与工业企业有290 个合同,开发了150 项专利(1500 项次已推广到世界各地),其下属机构已将500 项植物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商品化推广。
三、对我国农业教育的启示
(一)进一步改善农业教育发展环境
法国政府一方面对农业进行宏观调控管理,另一方面负责兴建农业基础设施,开展农业教育推广与农业科研,解决农业信贷资金,组织与协调全国性的农业公共服务等活动, 极大改善了农业教育发展环境。2016年1月27日,中共中央发布的一号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8 份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也是自2004 年以来,连续第13次聚焦“三农”的一号文件。“三农”问题万众瞩目,农业发展环境得到优化,农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环境在硬件方面也因此改善很多,但是在软件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去改善、去优化。主要不足表现在:参与农业教育、培训的主体增多,但仍以公办机构为主、民办机构为辅,竞争不足、监管困难也导致服务程度不够;接受农业教育、培训的客体一定程度上是“被动式参与”,效果不够明显。根本原因在于:教育机构自身的市场化步伐没有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主动性、积极性没有真正调动起来;教育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有所脱节,难以得到社会认可,就业创业难度加大,等等。如此形成的恶性循环需要通过环境的根本改变来消除。
(二)进一步加大农业教育支持力度
上世纪90 年代中期,法国总理就与各大农业协会主席签署了《青年就业国家宪章》,明确表示要筹集巨额基金,支持农业教育与培训,帮助大量青年农民创业。借鉴法国经验,我们首先应该加强绿色农产品认证、产品质量管理和品牌的使用管理,继续扶持绿色农产品龙头企业,挖掘、弘扬绿色农产品地理标志,把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做大做强,使其自身能够形成对农业教育的有效需求,形成农业本身与农业教育的良性互动,而不是仅仅依赖工业反哺农业和农业教育。其次,在财政资金预算方面,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要进一步整合支持项目,归口使用,真正实现“机构服务、政府买单”,避免撒胡椒面和监管不到位现象。在金融、保险以及贸易方面,也要出台相应配套政__策,助推农业教育和培训做大做强做出品牌。
(三)进一步加强农业教育制度体系建设
制度决定着经济绩效。完善的农业教育制度体系对于农业教育的成功至关重要。法国政府上世纪60 年代就颁布了“农业教育指导法案”,其全套的农业教育体制提供从初中四年级到博士学位培养,包括了农业初中、高中、高等农学院、农业大学、农业职业教育,一应俱全,面向年轻人和成年人且相互贯通;而且大学内有农科院、教科推,各单位不重复设置,且全国布局合理,使农业教育、科研推广形成有机融合,制度体系和组织构架十分完善。当前,我国各个农业教育机构都建有从招生、培养、教学、科研到就业的规章制度,但同时也接受来自教育行政部门和农业行政部门的政策约束与指导,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政出多门、相互掣肘,造成人、财、物的重复和浪费,教育培训效果欠佳。因此,急需以建立根本性激励制度,赋予农业教育机构更多的自主权,诱导其改变发展方式,提升质量,改善效果。否则,农业院校人才的流失、生源质量的下降、发展的缓慢将无可避免,进一步会对粮食安全、食品安全造成莫大威胁。
(四)进一步推动“教学、科研、推广”的一体化
积淀形成的“教学、科研、推广”农业产业链条的一体化机构设置,使法国农业教育、科研、推广运转良好,效率极高,也是其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法国政府在促进农业专业化的基础上进行相互间的协调与配合,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做到供、产、销三方面业务的有机配合、统一经营,制定措施给予保障,将产前和产后的相关企业建立在农村,配以发达的网络市场信息,通过合同明确各方责权利关系,农业逐渐发展到与工业和商业结合在一起,成为“农工商综合体”。一方面,工商企业严格把控农场生产农畜产品的数量、质量和价格等;另一方面,工商企业不仅最大限度地把利益让给农业生产者,保证了一体化农场的收入和积极性,而且通过提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必需的生产资料,使得其生产技术、生产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大大提高。当前,我国不少农业院校的社会服务活动很有特色,出现了享誉全国的“太行山道路”、“大别山道路”和“9 ∶ 1”模式等新型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同时,近年组建的不少国家级和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初衷就是要链接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实现政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其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目前,这些实践虽然也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由于协同单位内外部目标利益的不一致,导致体制机制改革困难重重,要取得重大突破,依然需要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和各个主体的进一步改革创新。
(五)进一步拓展农业从业者的教育和培训
法国严格的职业准入要求农民必须接受职业教育,取得合格证书后,才能享受国家补贴、优惠贷款和具有经营农业资格。日趋激烈的农产品市场竞争,有效地促进了法国农民对接受农业教育与培训的重视,进而使农业与农业教育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发达的农业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农业发展的后劲和强大竞争力。将先进的技术、理念和制度应用于农业,让农业从业者持续增产增收增效,让生存环境更加和谐,这同样是我国决策者和理论界孜孜以求的“农业梦”。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农业从业者的教育和培训是实现这一梦想的重要途径。借鉴法国经验,建议国家依托农业高等院校的独特的人才、学科和科研优势,建立新型农民就业创业教育培训中心,加强软硬件建设,扩大规模,提升质量,进一步加大实施“职业农民证书”培训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项目的力度,让农业从业者持证上岗、标准经营、科学管理,从而使农业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得到切实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