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规划管理 >

河南农业大学“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

时间:2016-06-08 15:4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数:
  为使我校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国家和我省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学校发展现状,在《河南农业大学2005—2020年发展战略规划》的基础上,制定《河南农业大学“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机遇
    (一)发展基础
    “十五”期间,是学校快速发展的五年。五年来,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校教职工生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圆满完成了“十五”期间的各项工作目标。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科建设成绩显著,师资力量进一步增强,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学校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召开了第五次党代会,制订了《2005—2020年发展战略规划》,举办了建校九十周年庆祝活动,进行了院部和学科调整。学校的教学、科研和技术推广等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十五”期间主要目标完成情况(1)
指标内容 “九五”末
(2000年)
“十五”
计划目标
“十五”末
(2005年)
博士后流动站(个)   1-2 2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个) 2 4-5 17(含自主备案10个)
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个) 19 22-24 63(含自主备案10个)
国家级重点学科(个)     1
省级重点学科(个) 9   12
国家级研究中心(基地、实验室)数 1   1
省部级研究中心(基地、实验室)数 4   10
本科专业(个) 24   46
在校生人数 总  数 10556 17000 23271
其中:博士研究生 13 1000 72
硕士研究生 255 1351
全日制本科生 7441 12000 15795
各层次继续教育学生 2847 4000 6053
学校专任教师(人) 521 800 720
博士生导师(人) 10   53
硕士生导师(人) 96   248
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人) 38   119
具有硕士学位教师(人) 123   289
新增双聘院士(人)     5
省级特聘教授岗位(个)     11
校级特聘教授岗位(个)     15
年经费收入(万元) 8340   22053
仪器设备总值(万元) 3464   9500
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27.4   46
 
 
 
    “十五”期间主要目标完成情况(2)
指标内容 “九五”
期间
“十五”
期间计划目标
“十五”
期间实际完成
科研总经费(万元) 3000 7000 12655
主持国家级、省部级
重大(重点)项目(项)
    142
成果
奖励
(项)
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42 80 62
其中: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   1-2 1
发表
论文
(篇)
总  数   2500 2540
其中:被SCI、EI、ISTP、SSC收录   50 54
出版著作(部)     90
教学
成果
(项)
获国家级、省级奖 19   37
其中:国家级     4
 
    (二)面临机遇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要求高等教育改革传统的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以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2.高等教育在科教兴国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倚重知识和科技,更加倚重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更加倚重科技、教育的自主创新。科技的创新有赖于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新有赖于教育的创新,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正在由推动向拉动转变,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3.高等教育逐步趋于国际化,国际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强,国外的教育资源不断抢占我国教育市场,国内的教育资源将会参与国际教育市场的大循环。
    4.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打破了原有的实力格局,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充实内涵、提高水平、增强实力已成为高校发展的主攻方向。
    5.高等教育基本实现了大众化,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评价发生了新的变化,对优质教育资源和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日益迫切,对高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办学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6.党和政府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全党工作的重大战略任务,高度重视现代化农业建设,以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环境工程技术为先导的技术密集型现代农业发展趋势,要求高等农业教育不断改革和创新。
    7.党的十六大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明确了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出了构建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战略任务。《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把“坚持科教兴豫、实施人才强省”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战略举措。
    审视现状,尽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为加快学校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我校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办学思想不够解放,教育观念有待更新;学科结构与布局不够合理;教师队伍整体数量不足,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大师级人物缺乏;科学研究群体优势不够明显,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办学条件有待加速改善。
    我校作为河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高校之一,肩负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科教兴豫”的历史使命。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如何在现有基础上把学校建设得更好更强,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认真对待的问题。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坚持高质量教学立校,高水平科研强校,高效率管理治校,高品位文化美校,努力实现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为河南乃至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发展战略
    (一)坚持社会需求导向战略。社会需求既是学校发展的源泉和基础,也是改革的导向和信号。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相适应,实现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必须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思想,牢固树立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二)坚持开放式办学战略。开放式办学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高等学校既需要从外界社会汲取营养,丰富内涵,又需要内部加强协作,交叉融合。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开放式办学的思想,拓宽合作领域,加大交流力度,拓展发展空间,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坚持改革推动战略。改革是推动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的根本动力。要牢固树立以改革求生存,以改革促发展的思想意识,与时俱进,进一步深化学校各项改革,建立一个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
    (四)坚持优势特色带动战略。优势和特色标志着学校的实力和水平,体现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校和校内各个领域都要立足实际,分析现状,找准优势和特色,在资源配置、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重点扶持,重点建设,并通过优势和特色强力带动学校整体工作全面发展。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战略。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近期与长远、传统与新兴、发展与积淀等方面的关系,保持学校事业发展的连续性、递进性和可持续性。同时,面对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高等教育形势,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对于能够提高学校水平和社会亟需的重点领域,优先配置资源,加大建设力度,实现重点突破。
    四、战略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10年,把学校建设成为以生命科学为基础,以农业科学为核心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综合实力保持河南高校前列、全国省属农业院校先进行列,优势和特色学科居全国农业院校先进水平。
    (二)具体目标
    1、办学规模。到2010年,各类在校生总数30000人左右,全日制学生与继续教育学生的比例为7:3左右,在全日制学生中,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为1.5:8.5左右。
    2、学科建设。到2010年,新增国家级重点学科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5-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不含自主备案)5-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不含自主备案)10-15个、本科专业15-25个。
    3、师资队伍。到2010年,专任教师的数量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0%,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教师总数的30%,组建“创新团队”3-5个,优势“学科团队”15-20个。
    4、科学研究。到2010年,新增国家级研究中心(基地、实验室)1-3个,省部级研究中心(基地、实验室)6-10个,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2-3项,全校科研经费每年递增15%以上。
    5、校园建设。新征土地130-200公顷。用10年左右的时间,全面完成新校区建设任务。新老校区满足学校教学、科研和教职工生的生活需要。
    6、校办产业。到2010年,校办产业年总产值达到2亿元,上缴学校超过1000万元。
    “十一五”期间事业发展主要目标(1)
指标内容 “十五”末
(2005年)
“十一五”末
(2010年)
博士后流动站(个) 2 3-4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个) 1 2-3
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个)
(不含自主备案)
7 12-15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个) 10 13-15
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个)
(不含自主备案)
53 63-68
国家级重点学科(个) 1 2-3
省级重点学科(个) 12 17-20
国家级研究中心(基地、实验室)(个) 1 20-25
省、部级研究中心(基地、实验室)(个) 10
本科专业(个) 46 60-70




总  数 23271 30000
其中:博士研究生 72 90-100
硕士研究生 1351 2500-3000
全日制本科生 15795 17850
    各层次继续教育学生 6053 9000
学校专任教师总数(人) 720 达到国家
规定标准
博士生导师数(人) 53 80
硕士生导师数(人) 248 350
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数(人) 119 占教师总数
的30%
具有硕士学位教师数(人) 289 占教师总数
的50%
 
 
    “十一五”期间事业发展主要目标(2)
指标内容 “十五”
期间
“十一五”
期间目标
科研总经费(万元) 12655 21000
主持国家级、省部级
重大(重点)项目(项)
142 200-250
成果奖励 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项) 62 65-70
其中: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 1 2-3
发表论文 发表总数(篇) 2540 4000
其中:被SCI、EI、ISTP、SSCI收录 54 200
  出版著作(部) 90 150
教学成果 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 37 稳步增长
    五、战略措施
    (一)确立龙头地位,加强学科建设
    1、确立学科建设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龙头地位。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基础,在学校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要以学科建设统揽学校发展全局,通过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2、整合学科资源,优化学科结构。在调查研究、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依据社会需求,按照教育部公布的学科目录和学校已有学科的类别、性质和方向,对学科布局适时进行调整。适应学校多科性和综合性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地发展非农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使学科布局趋于合理,结构不断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以学科为基础,对院部设置适时进行调整。
    3、实行学科集群发展战略。为了将核心学科做大做强,并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壮大,要不断培育核心学科,建立核心学科及其相关主干学科、基础学科为一体的学科集群,并按照国家级、省部级、校级重点学科和校级一般学科四个层次进行指导和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实施学科集群建设,发挥核心学科的带动作用,强化相关主干学科和基础学科的支撑作用,实现学科协同发展。促进各类学科方向融合、人员协作、资源共享、机制创新,不断衍生和培育新的学科集群。
    4、加大学科建设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河南省相关建设经费的支持;学校设立学科建设专项基金,增强学科建设力度。
    5、完善学科管理体制。健全组织,加强领导,统一协调全校学科建设工作;实行学科目标管理,建立层次清晰、规范高效的学科管理体制;实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发挥学科带头人在学科梯队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资源配置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广揽优秀人才,加强队伍建设
    1、树立人才强校理念。队伍建设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根本,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强化人才可持续发展意识。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选拔与使用结合、数量与结构协调的原则,抓住人才的培养、吸引、用好三个关键环节,提升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发挥优秀人才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主力军和骨干作用。
    2、实施“创新性人才计划”。在“251”人才工程的基础上,实施“创新性人才计划”,包括“特聘教授+团队工程”、“教学名师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等。
    3、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师资队伍建设实行校、院、学科三级负责制。改革人员配置与管理模式,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改进人才评价方式,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和奖励制度。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强化服务意识,积极为优秀人才营造干事创业的条件和环境,支持创新性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4、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合理确定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加大管理干部的教育和培养力度,优化学历、年龄和学缘结构,不断提高党政管理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建立和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机制,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努力建设一支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党政管理干部队伍。
    (三)坚持服务经济建设,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1、组建高水平创新团队。依据国家和河南省科技工作战略重点,按照“跨学院、跨学科、集中优势、组合团队”的基本思路,组建若干个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优秀中青年专家、研究骨干、研究生参加的创新团队,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选准方向,突出重点,申请大课题,组织大项目。继续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通过项目培养人才、凝炼方向,提高科研实力和水平,积极推进科技进步。
    2、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在继续建设和利用好现有的工程中心、研究基地和重点开放实验室的同时,加大力度,积极争取建设新的高层次研究机构,提高学校科研平台的整体水平;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依托学校优势和特色学科,积极推进科研的内外合作,加强与社会各界联合,建立多种形式的研发机构、工程中心、创新基地和科技产业开发基地,构筑科技创新和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开放式科研平台,实现研究平台与学科建设、科技项目、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一体化建设格局。
    3、提高服务地方经济能力。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确定学校科技工作的主攻方向,加大对以高科技、新产品为目标的研发项目的支持力度,努力取得一批对地方经济发展有明显贡献的应用型科技成果,通过科技创新、科技服务,解决地方经济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精心组织实施“科教富民行动计划”,加强与地方、企业的横向联合,发挥学校科技和人才优势,增强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对地方经济的贡献率。
    4、理顺科研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校、院、学科三级科研管理体制,加强校级科研的宏观管理职能,积极推动资源共享,申请重大科研项目,强化学院和学科的科研组织管理职能,采取“开放流动、公平竞争、择优聘用、合同管理、津贴奖励”的课题负责制。建立科技创新的激励、约束和风险机制,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四)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合理调整办学层次和结构。全日制教育系列要稳定发展本科生教育,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大幅度增加在站博士后人员和留学生数量;继续教育系列要重点发展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积极发展专科生教育,采取灵活的办学形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扩大规模,提高效益。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拓宽专业领域,延伸专业方向。在改造传统专业,保持优势和特色的同时,积极扶持新兴专业,大力拓展非农专业。
    2、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创新型和创业型人才。围绕培养目标,修订和完善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结构体系,逐步完善学分制;实施教学质量评估工程、精品课程工程、教学名师工程和英语等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工程;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发挥国家级、省部级中心(基地、实验室)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方面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3、改革研究生管理体制和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校、院、学科三级管理体制,积极探索本硕连读、硕博连读、提前攻博等研究生培养形式;提高研究生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发挥研究生导师组的作用,不断创新培养计划、授课方式、培养手段;建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证与监督机制;设立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基金,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尽早建立研究生院。
    (五)加强学生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
    1、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建立校内德育工作评估机制;充分发挥“两课”教育在学生思想建设工作中的作用,增强“两课”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时效性;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2、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以大学生素质拓展为核心,通过多样的活动载体和丰富的活动内容,大力开展创新教育,不断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科技竞赛、诚信教育等活动,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健全和完善学生工作运行机制。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学生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逐步实行校院两级管理、院为主体的学生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学生党团组织、社团组织、学生会和专兼职政工干部、班主任及教师在学生思想工作中的作用,形成齐抓共管、全员育人的学生工作格局。
    (六)适应社会需求,加强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工作
    1、不断提高生源质量。加强人才需求预测,适时调整招生专业和计划,积极探索新的招生模式和办法,建立“各项工作与招生工作相结合、全员参与与专职专责相结合、常抓不懈与重点时段相结合”的招生工作新机制,扩大生源数量,提高生源质量。
    2、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强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全程指导、全员参与、全面服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鼓励学生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自主创业;重视毕业生就业形势和趋向研究,积极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逐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七)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1、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倡导学术自由,加强学术研究与交流,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努力使学校成为现代科学文化创造和传播的重要阵地。
    2、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文体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积淀和塑造具有我校特色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
    3、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坚持以人为本,高品位建设校园,美化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展现学校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积淀,实现服务功能和育人功能的有机统一。
    (八)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1、拓宽对外合作办学领域。要抓住高等教育大发展、社会大众迫切要求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遇,充分发挥企业、个人和社会各界参与办学、投资教育的积极性。广泛联系、积极争取与科研机构、大型企业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加大与国外知名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研究生的力度;扩大招收留学生。
    2、充分利用国家和社会教育资源。不仅要争取各级政府对学校建设的支持,更要争取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各界人士的支持,建立起正常化、长期性的教育协作网络,在教师资格互认、学分互认、研究平台使用等方面达到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弥补学校在教育经费、师资、实验室、教学科研基地等方面教育资源的不足。
    3、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通过互派访问学者、联合研究与技术攻关等形式,与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和著名企业进行合作与交流;积极支持学科、学院主办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提高学科和学术带头人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校举办学术报告或讲座,拓宽学术视野,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九)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1、扩大办学区域空间。加快学校征地、规划和建设步伐,进一步扩大校园空间,优化校园环境,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
    2、加快基本建设。适应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通过校内挖潜、申请专项、银行贷款和利用社会资金合作建设等方式,加快教室、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馆、艺术场馆、学生餐厅等基本建设步伐。
    3、加强基地建设。利用现有土地或新征土地,依托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好1-2个融教学实验实习、大学生创业、科学研究以及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为一体的科教园,使其成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器和辐射源;鼓励学科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充分利用工厂、农场、养殖场等社会资源,挂牌建立专业性的教学科研基地;抓住机遇,创造条件,建立更多的国家级、省部级基地、中心、实验室,并充分发挥其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实验实习及社会服务中的作用。
    4、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建设、使用好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河南省农业文献保障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数字化水平,继续发挥纸质图书资源的作用,加大投入购置图书资料;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通过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建立校内管理信息系统等措施,实现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和信息处理自动化。
    (十)采取多种形式,拓宽筹资渠道
    1、通过社会服务,筹措办学经费。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机遇,在为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提供服务和贡献的同时,争取政府、社会对学校更多的支持。充分发挥学校知识密集、人才集中的优势,通过开展多种形式办学及科技开发、技术承包、成果转让等途径,积极筹措教育资金。
    2、利用校内资源,增加学校收入。充分利用学校的无形资产、教育资源、区位优势、校办产业等,为学校增加收入。
    (十一)深化体制改革,强化科学管理
    1、继续完善院为主体的办学管理体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院为主体”的原则,下移管理重心,下放管理权限,赋予基层更多的管理权限。确立学院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院的积极性,促使其增强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学校通过统一规划、综合评估、财力支持、政策指导等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指导。
    2、健全和完善财务管理体制。按照“一级核算、两级管理”的原则,分清校院两级职责,充分调动学院的办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校院两级财务预算管理,加强财务审计和监督;进一步发挥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作用,挖掘潜力,开源节流,建设节约型校园,发挥学校财力的最佳效益。
    3、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根据学校发展需要,科学设置各类岗位,确定人员编制。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岗位聘任制度。积极探索以岗定薪、岗变薪变、优劳优酬的分配办法,健全竞争、约束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4、深化和完善后勤社会化改革。在对内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挖掘潜力,突出优势,积极开拓校外市场,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形成后勤企业良性循环,实现实质性的后勤社会化。
    5、加快校办产业改革步伐。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校办企业改制步伐,实现校办产业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为学校发展建设提供经济支撑,为高新技术成果提供转化平台,进一步强化决策、监督机制,实现学校经营性资产的保值增值。
    (十二)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及思想政治工作,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保证
    1、切实加强思想建设。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十六大精神,切实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不断提高教职工思想政治素质,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引导教职工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树立良好的教风、学风、考风和工作作风。
    2、加强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管理、运行的模式。进一步完善校务公开制度,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代会、校务委员会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重视学术委员会在专业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学术水平提高等方面的作用。增强依法行政意识,严格行政审批制度,提高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
    3、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牢固树立监督意识,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逐步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
    4、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学校发展做贡献。加强对工会、共青团、研究生会和学生会的领导,加强与民主党派的沟通与协商,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群团组织和离退休教职工在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中的重要作用。关心教职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不断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生活待遇,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本规划是我校今后五年的发展蓝图,是做好各项具体工作的重要依据。全校教职工生要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奋进,开拓进取,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努力实现规划中提出的各项目标和任务,推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