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河南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的基本思想,按照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对科技工作提出的任务和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科技发展现状
(一)科研队伍不断壮大学科建设得到加强
近年来,科研队伍不断壮大,通过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国家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等人才项目培养途径,学术拔尖人才脱颖而出,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学科建设。
(二)科研项目与经费持续增长取得一批标志性科技成果
2000-2003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834项,到位科研经费6727万元。科研立项和经费呈现持续增长的势头,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项目明显增加。通过科技攻关、基础研究等计划的组织和实施,我校在动植物高效生产、动植物良种选育、动植物疫病控制、可再生能源利用、设施农业和林学园艺等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重要成果。2000-2003年全校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52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29项。特别是玉米杂交种新品种选育与大面积推广和家禽油乳剂灭活疫苗的研制,标志着我校科研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三)科研支撑条件明显改观
我校先后建立了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农业部农村可再生能源重点开放实验室、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等七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中心和实验室。
学校和各院部利用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完成了部分实验室的改造,增添了一大批先进的试验仪器和设备。截止2003年底,我校已拥有万元以上大型设备1440台(件),总价值4749万元。
(四)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
学校始终坚持科技工作必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在贯彻省委、省政府“科教兴豫”战略中做出了较大贡献。近年来,学校有2万余人次直接参与科技开发、科技扶贫、科普与先进适用技术传播工程等农村科技服务活动,为河南农村培养技术人员200多万,受益农民近千万人次。先后选派32位科技干部、博士到市、县任职,建立农业科技开发教学示范基地130多个,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省级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单位。
(五)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日趋增多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与美国、日本、乌克兰、荷兰等20多个国家的4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合作或学术交流。同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美国西太平洋癌症基金会合作,在我校成功举办了“中美药用植物学术研讨会”;与加拿大农业部签订了有关玉米生理等领域的合作研究协议;受科技部委托,举办了两期“发展中国家秸秆畜牧业国际培训班”,来自印度、南非和马来西亚等13个国家的学员参加了培训。
(六)科技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
学校通过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科研竞争激励机制。近年来,相继出台了《河南农业大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办法》、《河南农业大学科技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和《河南农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完善岗位聘任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试行)》等,促进了科研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管理先进集体”和“河南省科技系统先进集体”。
二、科技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存在问题
(一)面临的历史机遇
1.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农业科技正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
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建设现代农业、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把“三农”问题摆在了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河南省委、省政府隆重召开全省高等教育、人才和科技工作会议,出台一系列促进科技发展的政策文件,大力实施“科教兴豫”的发展战略。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加大农业科技投入,酝酿出台一批重大农业科技专项,农业院校科技工作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我校就会在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同时,实现学校自身快速发展。
2.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高校科技工作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近年来,国家重视科技源头创新。高校是培养人才,创造、传播和应用新知识、新思想的重要基地,有独特的优势,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科技部与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作用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已成为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高科技产业的生力军。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科技活动已经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方式。
(二)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
1.科技工作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目前,科技资源在朝国家重点学校集中,科研院所面临转制等巨大的市场压力,企业研发能力迅速增强,在科技项目申报上竞争十分激烈。随着高校合并、升格,河南省高校原有的格局已发生变化,在下一轮高校竞争中,如何弘扬农大的办学特色和科技优势,在激烈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亟需确立我校的科技发展战略,探索适合我校的科技发展模式。
2.科技资源不足创新能力不强
科研队伍总体竞争实力不强,后劲不足,缺乏领军人物;科研经费的数量不足,经费投入渠道单一;支撑我校科技工作持续、快速发展的必要资源不足;跟踪模仿性研究较多,对地方经济建设有重要支撑作用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较少。
3.近农、非农学科科研力量薄弱
大多数科研活动还主要停留在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近农、非农学科科研基础差,申报项目困难,不能支撑学校多学科协调发展目标的定位要求。
三、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重点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服务河南地方经济为目标,实施“高水平科研强校”战略。大力推动科技创新,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与提升传统农业科技,强化科技服务功能,建立起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为把我校建成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强大推动作用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提供科技支撑。
(二)战略重点
1.食品保障安全战略。加强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的重大科技攻关研究,重点研究粮食和畜禽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和优质高产,实现常规农业技术效率革命和全面升级。
2.农业领域拓展和紧缺资源替代战略。将科研对象由果实等初级农产品生产向整个生物质产品拓展。研究通过科技和资本的有效投入,直接或间接替代紧缺资源的方法,重点开展旱作农业和生物性节水的研究。
3.农业生态安全战略。积极开展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学研究,开展生物种质资源拯救、发现、保存和开发。
4.多学科协同发展战略。围绕优势、特色学科,积极发展农业产前和产后研究以及近农、非农学科的科研活动,支撑、带动近农、非农学科的快速发展,积极推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资源共享,促进传统优势和特色学科上水平。
(三)发展目标
1.科技投入与产出
充分发挥我校的多学科优势,多渠道争取科研经费。2005-2010年,全校科研经费年递增率在15%以上,2011-2020年,力争科研经费每年都有相应增长。
取得一批具有国内较大影响的重大科技成果。到2010年,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2-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50-60项,获专利50-100项,专业技术人员人均在国家期刊统计源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0.65篇以上,被SCI、EI、ISTP等收录论文数量占10%左右。2011-2020年,每人年均发表论文0.8篇以上,被SCI、EI、ISTP等收录论文数量占15%左右。
2.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到2010年,组建创新团队3-5个,学科团队15-20个;到2020年,再组建创新团队15个左右,学科团队20个左右,培养和引进国内外知名专家30名左右,学术带头人100名左右,学术骨干300名左右。
3.科研条件建设
2010年前,新增国家级研究中心(基地、实验室)1-3个,省部级研究中心(基地、实验室)3-5个,校级重点实验室(研究室或研究所)20-30个。至2020年,再增国家级研究中心(基地、实验室)3-5个,省部级研究中心(基地、实验室)4-6个,校级重点实验室(研究室或研究所)30-40个。
4.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项目为纽带,积极引进国外智力,建立实质性的中外合作科研机构,力争在2010年前完成5-10项,2020年完成15-20项重大国际科研项目的合作与研究。
5.科技推广与基地建设
实行农科教结合,搞好教学、科研、推广服务体系建设,2010年前建成有重要影响的综合科技示范市县(基地)5个,取得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2020年达到10个,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四、科技发展的重点研究领域和方向
(一)农业安全保障综合配套技术研究
以“国家食物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农村经济增长”为基本目标,重点研究粮食、园艺产品、畜牧产品的优质高效技术。
1.动植物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选育
发挥我校在小麦、玉米、烟草三大作物方面的研究优势,开展种质源创新和新品种选育;开展畜禽品种的引进、选育、杂交优势利用及快速繁育体系建立的研究;培育、选育优良林木新品种。加强我省地方名优小杂果、蔬菜新品种、畜禽品种的改良和选育。
2.优质高效种养技术研究
重点研究小麦、玉米、烟草、棉花四大作物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在良种、良法、良田、良制配套集成的高效农业技术体系上有新的突破。
以鸡、猪、牛、羊为重点,研究集约化养殖设施、品种选择、饲料配方、饲养管理、微机监控等系列化、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实现与国际农产品标准的接轨。
3.动植物病虫害防治研究
以我省主要农作物、园艺作物、林木为对象,开展生物、生态和免疫防治技术、重大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技术研究;研制开发生物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降低农产品药残及病虫害防治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突出我校在动物疫病防治方面的研究优势,加强对畜禽重大疫病病原菌特性和快速诊断技术的研究,重视人畜共患病病源的研究;重点在动物疫苗和高效低毒新兽药领域加强研究,保持国内的先进地位。
(二)农业领域拓展的技术研究
1.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技术研究
研究农产品、畜产品、园艺产品的贮藏、运输、包装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及其系列精、深加工技术,全面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2.以生物质能转换为重点的技术研究
依靠我校在农村可再生能源以及多学科方面的优势,通过固化、液化、气化,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加强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和生态型沼气工程配套技术的研究,在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及产业化方面保持国内的领先地位。
(三)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发挥我校传统学科优势,加强平原绿化与干旱区植被恢复技术研究、土壤改良和土壤培肥技术研究、农业生产过程中污染防治技术研究。
(四)农业高新技术研究
加强精准农业、数字农业关键技术的研究;在小麦、玉米、烟草、泡桐、畜禽等方面开展细胞工程、基因工程育种和生物信息技术研究;加强农产品现代化物流技术研究和设施农业关键技术研究,推进全省农业现代化。
(五)农业基础性技术研究
以生命科学研究为先导,以生物技术研究为基础,加强杂种优势机理、优质高产机理、光合作用机理、抗病性机理、土壤质量演变机理、抗旱与节水机理以及畜禽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为动植物新品种培育、生物疫苗、生物肥料、农业工程菌、生长调节剂的开发提供技术、方法和理论储备。
(六)学科拓展类科学研究
大力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三大任务,积极开展河南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政策分析与评价以及对策性研究,开展农产品流通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研究。积极扶持以食品加工为主要内容的近农专业科研项目,有计划地推进信息科学、应用物理、应用化学、应用数学等非农学科的科学研究。
五、科技发展保障措施
(一)坚持高水平科研强校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
科学研究是带动学科建设和实现我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科技实力越来越成为高校竞争的焦点,成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要确立科技工作在学校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走科研强校之路,让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强大的社会服务功能成为实现河南农业大学发展目标的强有力的支持。
(二)调整科研布局推进科技创新
根据学校的科技发展战略和重点研究领域方向,有计划地对学校科研布局进行调整。
要夯实基础研究,做强“两大特色”、突出“五个重点”,探索机制和体制创新。强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引导重点学科加强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增强科研后劲;要努力把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和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两个方面的特色做大做强,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要通过紧密或松散的组织形式,尽快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生态农业、节水农业、食品加工等五个方面科技资源的整合和科研平台建设。搭建高水平的学科交叉的公共科研平台,布局一批起点高、适应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的研究所、研究中心,克服校内相近科研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复研究现象。
(三)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坚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科技工作方针,积极探索“教学、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新模式。随着学校事业的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成立专门推广机构,逐步完善和建立服务管理体系。设立科技推广基金,每年选择推广100项农业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开展“百名教授科技富民行动”,形成全方位、立体化服务“三农”的格局。
以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为契机,加强农业高科技产业的孵化。建立“河南农业大学专利保护基金”,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四)加强合作交流浓厚学术气氛
加强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以我校校友为桥梁,加强与国外院校的合作交流。联合国内外、省内外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研力量,探索全方位开放的科研合作新模式。
建立全校性学术年会制度,举办各院部科技进展报告会、重大项目汇报会、科技创新论坛等活动,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在学术活动中,探索对教授、副教授的学术评议制度;邀请“两院”院士或国家教育、科技、农业主管部门同志作报告,对学校科技工作做方向性指导。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每年邀请一批海内外校友、专家介绍不同学科的国际研究动向。
巩固和加强《河南农业大学学报》,进一步提高学报的学术水平和刊载能力。加强挂靠我校的学会、协会等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其学术阵地的作用。
(五)繁荣人文社会科学支持近农、非农学科的科学研究
按照学科布局和拓展的需要,大力发展我校的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近农、非农学科的科学研究。学校设立人文社科研究基金和理科基础研究基金,专门匹配资助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社科规划和理科基础研究等项目,支持人文社科和理科基础研究重要项目的启动。培养若干拔尖社科专家成为政府决策的智囊性人物,活跃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舞台。积极与省社科研究部门合作,申报建设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申报和创办河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河南农业大学出版社。大力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在基础学科中培育新的科技增长点,启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数学学科的科研工作。
(六)深化科技管理改革增强科技活力
科技管理要有创新意识,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科技管理体系,管理重心下移,逐步以院部为主开展日常科技管理工作,设立流动科研编制,制定《河南农业大学知识产权管理条例》、《关于重点重大项目试行课题制的有关办法》等。构建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软环境。重视发挥研究生在科技创新中的生力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