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资队伍现状
我校现有12个教学院(部),共有专任教师625人,其中,教授79人、副教授178人;具有博士学位81人、硕士学位248人。教师中,双聘“两院”院士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省管优秀专家28人,河南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即“555”人才工程人选)23人。
专任教师的学历(位)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分别见表1、表2、表3。
专任教师的平均年龄37岁,其中教授平均年龄49岁,副教授平均年龄43岁;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81人,占教师总数的13%,具有硕士学位的248人,占教师总数的40%;
表1 师资队伍的学历(位)结构
层次 项目 |
博士 | 硕士 | 本科 |
人 数 | 81 | 248 | 296 |
百分比 | 13% | 40% | 47% |
表2 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
分段 项目 |
30岁以下 | 31-35岁 | 36-40岁 | 41-45岁 | 46-50岁 | 51-55岁 | 56-59岁 | 60岁以上 |
人 数 | 138 | 110 | 162 | 106 | 66 | 20 | 11 | 12 |
百分比 | 22% | 18% | 26% | 17% | 10% | 3% | 2% | 2% |
表3 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
层次 项目 |
博士 | 硕士 | 本科 | 小计 |
非本校毕业人数 | 75 | 152 | 225 | 452 |
占本层次百分比 | 93% | 62% | 76% | 73% |
按最后学历,非本校毕业者452人,占73%。
近年来,学校通过培养和引进,师资队伍的数量得到充实,结构有所改善,但随着办学规模的逐年扩大和事业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整体数量不足,个别学科缺口较大;学历(位)、年龄、学缘等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知名学者、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相对缺乏;运行机制尚需创新,相关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存在薄弱环节。
二、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
围绕学校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根据学科建设需要,以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为根本出发点,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吸引、用好三个关键环节,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数量扩充和能力素质提高为重点,以实施“创新性人才计划”为依托,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引才与引智结合,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稳定有序、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三、师资队伍建设的战略目标
(一)数量目标
按照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到2010年我校各类在校生将达到30000人左右。据此,到2010年我校的专任教师应达到1000-1200人,生师比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2011年至2020年师资队伍建设则走以“内涵发展、适度增长”为重点的道路。
(二)结构目标
1. 学历(位)结构
到2010年,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人数占总数的8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达到30%以上。国家级重点学科,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90-95%,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50-60%;省级重点学科,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85-90%,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45-50%;校级重点学科,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80-85%,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 35-40%;一般学科,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70-75%,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25-30%。到2020年,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人数占总数的9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达到40%以上。
2. 学缘结构
到2010年,教师中在校外完成某一阶段学历(学位)教育或在校内完成其他学科学历(学位)者占到总数的80%以上,其中,国家级重点学科的比例达到90-95%;省级重点学科的比例达到 85-90%;校级重点学科的比例达到 80-85%;一般学科的比例达到 75-80%。到2020年,教师中在校外完成某一阶段学历(学位)教育或在校内完成其他学科学历(学位)教育者占到总数的90%以上。
(三)学科梯队和团队建设目标
到2020年,培养和引进30名左右国家级知名专家或有较高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100名左右各类学术带头人,300名左右学术骨干,实现“313”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争取达到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具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在国内同行中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影响,校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在国内同行中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围绕学科建设规划,整合人才资源,精心组建20个左右的“创新团队”、40个左右的“学科团队”。
(四)素质目标
职业道德良好,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集体观念与团队意识较强,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专业基础扎实,相关学科知识宽广,能够联系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掌握现代化的科学研究手段和教育教学技术。
四、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师资队伍建设实行校、院、学科三级负责制。学校成立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提出建设性目标,出台相关政策,拟订师资引进、培养计划,对各院(部)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协调、检查和督促。院(部)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负责拟订本单位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执行方案,制定相应保障措施,并组织落实。院(部)要把任务分解到各学科点,以学科为基本单元,制定各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人才个人成长计划,并具体实施。
(二)强力实施“创新性人才计划”
“创新性人才计划”主要包括以下人才培养、引进与支持体系:
1. 特聘教授+团队工程
特聘教授包括“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省特聘教授及校特聘教授等各个层次的学科带头人,其产生形式可采用培养、调入、柔性引进等。特聘教授要带领组建的“创新团队”或“学科团队”,积极开展原创性、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和关键领域攻关。学校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对特聘教授予以重点支持,并实行特聘教授岗位津贴制,支持特聘教授带动一批重点学科赶超或保持国内外先进水平。2005-2010年,组建创新团队3-5个,学科团队15-20个;2011-2020年,再组建创新团队15个左右,学科团队20个左右。
2. 教学名师工程
在努力从事教学改革和建设、学术造诣深、教学效果好的教师中,有计划地选拔一批教学名师。校级教学名师每年遴选3-5人,2005-2010年间培养国家级教学名师1-2名,省级教学名师2-3名;2011-2020年间再培养国家级教学名师2-3名,省级教学名师3-5名。对教学名师,学校给予培养费或奖金,支持其开展教学创新性研究,提高教学效果,增强竞争力,为把他们培养成精品课程带头人,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3. 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
为实施“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设立“中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学位项目”、“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中青年骨干教师科研启动资助项目”等,每年有计划地培养若干名博士和硕士,遴选若干名骨干教师到国内外参加研修或做访问学者,有计划地资助中青年骨干教师进行创新性科研活动,不断提高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学历(位)层次,提高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4. 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
坚持每年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高层次人才,重点是我校紧缺的“两院”院士、特聘教授、优秀学科带头人、海内外优秀博士和博士后、“创新团队”等。引进人才实行多策并举,引才与引智并重、正式调入和柔性引进相结合等。柔性引进可采取“双聘”、以博士后身份在我校从事科学研究、以我校名义联合申报重大项目以及担任名誉教授、顾问教授、客座教授、兼职教授、讲座教授等形式。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设立专项经费,在工作、生活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根据不同的引进形式,采取灵活的薪酬制度,如:设立校内岗位津贴制,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技术成果入股等。
(三)建立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1. 创新用人机制,改革人员配置与管理模式。注重人才资源开发,提升人才效益。积极探索以重点学科、学位点、重点科研基地为依托,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围绕重大项目凝聚学术队伍的人才组织模式,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促进学科交叉融合,集成发展。逐步撤销现有的系、教研室,实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强化学科带头人对人、财、物等资源的支配权。积极拓展不同层级教师的发展空间,做到合理用人,人人成才,人尽其才。
2. 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改进人才评价方式,完善评价手段,引入现代人才测评技术,提高人才评价的科学化水平,建立以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为主要内容的指标评价体系,达到人才评价的社会、业内双重认可。
3. 完善人才创新的激励机制。认真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积极探索按需设岗、以岗定薪、岗变薪变、优劳优酬的分配办法,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不断完善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制度,合理拉开分配差距,向高层次优秀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鼓励人才创新创造。
4. 优化人才成长和工作环境。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舆论氛围;营造各级、各部门联动的良好服务环境;建立各级专家联系制度和网络,疏通信息渠道;坚持科学的人才观,逐步建立全方位的鼓励和支持创新性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制度。
(四)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坚持政治、业务并重,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机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政策导向,将思想政治工作、政策导向和物质激励三者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级优秀教师的评选、表彰、奖励制度,引导教师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