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规划管理 >

河南农业大学“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

时间:2017-12-05 09:19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数: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性阶段,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河南省“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按照《河南农业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结合学校信息化建设实际和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一)发展成效

      “十二五”期间,学校信息化建设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取得了显著成绩。网络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应用系统建设全面推进,教学资源容量有所提升,数字化图书馆工作成绩斐然,信息技术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数字化校园框架的构建已初步形成,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重要支撑。
      网络基础建设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网络基础建设得到快速发展,目前,校园网全面覆盖文化路校区、龙子湖校区、许昌校区三个校区的办公楼、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家属区等所有楼宇。光纤通达所有楼宇,铺设光缆100多公里。实现了文化路校区与龙子湖校区万兆互联,总注册用户数近3.5万人,同时在线用户数近1.2万人,全校信息点数量1.2万多个,接入计算机2万余台。互联网接入总带宽达4G。实现了三个校区有线全覆盖、无线部分覆盖。具有双万兆核心,万兆认证计费网关、负载均衡流控、VPN、网络缓存、千兆防火墙、防病毒网关、互联网过滤网关、服务器、磁盘阵列等设备近千台。
      信息化应用系统初具规模。现有综合教务管理系统、财务综合查询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图书文献管理系统等多个应用系统,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拥有门户网站等各类网站近百个,极大地丰富了校园网络文化。
      数字化教育资源不断丰富。通过精品课程、公开课的制作、网络教学资源库、网络课程库建设等方式积累了不同学科相当数量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为推进教学信息化进程、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全校多媒体教室已增加至240多个、标准化考场300多个,较好地保障了学校现代化教学的正常进行。

      (二)存在问题

      尽管学校信息化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但是尚不能满足广大师生日益增长的信息化需求,与国内信息化发展水平较高的高校相比,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存在较大差距,难以满足学校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主要表现在: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使得学校基础网络设施的建设刻不容缓,IPv6、VPN、多出口镜像等技术的应用势在必行。随着移动设备的日益普及,无线网络的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对突发故障的检测设备急需升级和补充。
      尚未形成统一的数据中心和信息平台,各应用系统间缺乏统一的标准,数据不能共享,应用不能集成,信息孤岛现象明显;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撑能力尚不能满足统一承载、统一服务的要求;共享服务平台的功能需要进一步完善,跨部门业务协同和一体化服务体系尚未形成;校园网数据存储、备份和安全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数据异地容灾系统尚不充分;信息化的新技术和新理念尚未及时应用到信息化服务中。
      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投入较少、建设速度缓慢,优质适用的资源严重缺乏;功能完善的数字化视音频制作平台尚未建成,采录编播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缺少专业的摄录编系统;先进的网络中控多媒体教学系统仍显不足,缺少教学常态化和精品录播室,演播室系统等建设已明显落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水平较低,优质教育资源的良性建设开发模式尚未建立,缺少多媒体课件和在线开放课程制作中心。
      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制度尚未完善,有效的运行服务保障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缺乏稳定的信息化技术培训机制和考核奖惩机制,师生员工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和热情急需提高。管理信息化和服务信息化理念缺乏持续更新,事务处理、业务监管、评估评价和决策分析等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尚不健全,管理和服务流程有待优化和再造,校园生活文化服务信息化平台尚未建立。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学校全面工作的开展为中心,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为突破口,以完善体制机制为保障,统一规划、统一内容、统一标准,分步实施,尽快形成布局科学、高效便捷、先进实用、稳定安全的信息化格局,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各项工作中的作用,不断提高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努力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重要保障。

      (二)主要原则

      坚持服务学校战略。围绕“建设国际知名、更具特色和优势的一流农业大学,努力成为高质量农业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高层次农业发展战略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的战略目标,发挥信息化引领和支撑作用,做到学校利益在哪里、信息化就覆盖到哪里。
      坚持服务师生需求。把服务广大师生、促进学校事业的全面发展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发挥信息化促进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水平提升的作用,以信息化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促进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普遍提高。
      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树立科学的网络安全观,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坚持安全和发展双轮驱动,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推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发展良性互动、互为支撑、协调共进。

      (三)发展目标

      以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文化和生活为根本,以创新人才培养、完善管理体制、丰富教育内容、促进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为目标,依托网络信息化环境,充分利用先进的感知、协同、控制等信息化技术,大力优化基础资源配置,建立适应学校发展需求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经过几年的努力,使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整体上
      达到中原地区领先水平,力争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建立示范性智慧校园,支撑与推动学校整体战略快速推进,努力实现“科学决策型、绿色节能型、平安和谐型、服务便捷型”智慧校园的建设目标。
      实现校园网络全面覆盖。充分利用网络前沿技术,通过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有机结合,全面升级扩容校园网络基础设施,打造高速、可信、可控、可靠、泛在、物联,融数据、语音、视频等各类信息通讯能力于一身的支持IPv6的下一代校园综合网络支撑环境。
      建设智能化集成信息平台。以学校数据中心建设为核心,建立一个以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面向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集成信息平台,进而适当发展校园私有云服务系统;建立信息标准与编码规范;建立数据采集、交换共享标准,实现系统互联与数据互通;统一门户,统一身份认证。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加快建设移动校园服务系统。
      显著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制定学校管理信息化标准和要求,进一步整合、集成和升级校内各类管理应用系统,使其最大限度地满足学校各项工作的需求,较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事管理、教学和科学研究等工作;决策支持、工作效率、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学校管理信息化应用广泛普及。
      打造泛在网络学习环境。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在线教学系统建设,普及多媒体教学;整合优化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受益面广的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网上辅助教学系统;建设多媒体课件和在线开放课程制作中心;建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资源库;信息化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能力显著提高,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创新不断深入。
      基本形成信息化发展的机制环境。制定信息化优先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完善信息化规范与标准体系;规范各部门权利和义务,形成科学合理、责权明确的管理运行机制;制定目标考核标准,健全工作督导机制,将信息化技术能力纳入学校年终考核体系;完善信息化技术人员的编制管理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

      三、主要任务

      为了实现信息化建设目标,学校一是统筹规划,明确职责;二是创新体制机制,兼顾到建设和管理的可持续性与阶段性的关系;三是注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实现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一)完善网络设施,奠定发展坚实基础

      加速校园宽带骨干网络建设。进行校园骨干网络升级改造,扩大出口带宽,提高校区间互联带宽,打造高速环状校园网络,实现链路双冗余,提高网络传输速率,建设高可信和高可靠的网络基础硬件平台,保障校园网络基础设施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推进下一代互联网演进升级。加快下一代互联网IPv6建设,增加IPv6出口带宽,加快实施IPv6推广应用。实现校园网用户的IPv6普遍访问和校园网信息资源的IPv6普遍服务,大力发展IPv6下一代互联网及智能型物联网。
      扩大无线网络覆盖。实现校园重点公共区域的无线覆盖。强化校园网络与移动互联网络的无缝对接,为移动学习、移动办公、移动生活提供稳定可靠的无线接入环境。
      完善校园网络管理。升级网络管理系统、网络实名认证系统、网络流量及上网行为管理系统,完善网络管理手段,全面提升网络管理效率,切实提高网络服务质量。

      (二)建设智慧校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数据中心、信息集成平台、云计算是智慧校园的公共支撑环境。构建校园公共支撑环境是推动智慧校园建设的基础。到2020年,构建一个标准化、高性能、高可用、绿色节能的云数据中心,满足全校主要业务系统的运行需求。完善统一信息门户,实现统一身份认证,加快建设校园私有云服务系统和移动校园服务系统。
      加强校园公共硬件支撑平台建设。综合运用各类信息化技术,以统一服务承载、统一数据存储、统一运维保障为原则,构建一个虚拟化、大容量、高可信、高冗余的大型数据中心,面向学校各类业务提供存储、计算、带宽、服务、安全等通用基础服务。
      加快智能化信息集成平台建设。通过信息集成平台建设,将学校所有应用系统集成在一个统一的用户平台上,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体验需求,给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提高数字校园信息的可用性和易用性。智能化信息集成平台的建设将为推动智慧型校园的发展服务,使校园建设从“整体主义”走向“人本主义”,实现全局应用与个人应用的结合,提供全新的“非结构化”的信息服务。
      加快各类业务系统建设。建设校内各类业务系统,力争在三到五年内,完成学校主要业务90%信息化,满足广大师生日益增长的信息化需求,提升管理能力,提高管理效率,改善服务质量。
      完善宣传展示平台建设。完善从学校到院系各级网站建设,加强统一标识、统一栏目设置、统一设计风格布局。建立综合信息展示门户,提供“一站式”对外服务。建设网上数字档案馆、数字化宣传栏,集中展示学校历史文化、标志成果和特色资源。
      促进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建设。建设面向全校师生的校园网络公共文化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网络数字电视台、网络数字广播电台和网上虚拟社区,形成完善的校园网络服务保障体系,营造“健康、丰富、朝气蓬勃”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三)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深化数字资源融合

      多媒体教学平台、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平台、数字化教育资源开放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以及数字化图书馆等构成了学校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到2020年,实现网络中控多媒体教室数量全覆盖,建立功能齐全、分类清晰、内容丰富、容量巨大、开放共享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开发平台与教学资源库,与图书馆联合建成技术先进、海量存储的数字化图书馆,并实施对各类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实现各类教师能够灵活使用、独自开发、完善创新数字化教育资源。
      进一步完善多媒体教学与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建设。加快网络中控多媒体教室建设,加快课程和专业的数字化改造,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建设一个开放、互动、知识共享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媒体教学和在线开放课程平台,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形成良好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数字化环境。
      加快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发平台建设。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与共享规范,完善数据采集、更新、管理与利用机制,建立内容丰富的音像素材库,建设功能齐全的多媒体课件与在线开放课程制作平台,增加专业非线性编辑系统,提高多媒体制作水平,加强高清数字化课件资源制作系统建设,逐步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发平台。
      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通过自主开发,引进、购买、共享等手段,建设多学科、多层次、开放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加强教学资源智能导航平台建设,完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实现教学资源的规范管理、方便实用、准确检索,开放共享,充分发挥数字化教育资源的优势,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加强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与图书馆联合,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其它高新技术,建设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服务中心,实现信息分布式海量存储、跨区域面向对象的网络传输、快速多样化资源检索、个性化文献服务等,打造泛在的数字化图书馆服务体系。

      (四)防范安全风险,夯实信息发展基石

      主动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潜在风险。正确认识网络新技术、新应用、新产品可能带来的挑战,提前应对信息化手段、智能设备、人工智能等对传统工作岗位的冲击,加快提升教职工生信息技能,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工作流程调整平滑过渡。提高网络风险防控能力,以可控方式和节奏主动释放信息化可能引发的经济社会风险,维护学校和谐稳定。
      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促进学校职能部门、学院、科研机构、学生组织、广大师生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加强学校网络安全顶层设计,深化整体、动态、开放、相对、共同的安全理念,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水平,有效应对网络攻击。
      构建网络空间良好氛围。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创新舆论引导新格局,完善网络生态综合治理机制,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增强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构建向上向善的网上舆论生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加强网络违法犯罪监控和查处能力建设,依法严格惩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建设健康、绿色、安全、文明的网络空间。

      (五)建立奖惩机制,提升信息应用能力

      建立完整有效的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评价奖励机制可保障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有效开展,建立师生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体系可为教育信息化工作提供持续动力。将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学校考核体系,形成与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及大批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师生运用教育信息技术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建立开放的、多层次的师生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体系。按照全面提高与重点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加大对普通教师和专职信息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培养一批信息技术专业骨干,提升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方式的探索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能力、网络信息资源的获取能力、教育信息环境的管理能力。在学生中继续普及和完善信息技术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技术培训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校园内形成师生共同参与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活动的氛围。
      构建部门和个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综合评价考核体系。依据落实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及推动学校信息化发展情况,制定部门和个人的教育信息化综合评价考核指标,将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纳入学校年终考核体系。激励学校各部门在制定教育政策、规划信息服务、合理发展基础设施、培养信息化人才等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

      四、重点工程

      (一)泛在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工程

      加快校园骨干网络和出口带宽建设。升级、更新、改造校园骨干网络,构建万兆环状核心层,实现校内40G骨干、千兆到桌面、链路双冗余。加快改造万兆骨干网络和扩大出口带宽的建设步伐。争取到2020年,校园网实现100G校区互联,IPv4出口总带宽增加到10-15Gbps,信息基础设施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建成高速、移动、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建成技术先进、高速畅通、安全可靠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体系。
      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的研究与应用,努力建设一个技术先进、性能优良、运行稳定的下一代校园互联网络,实现校园网用户的IPv6普遍访问和校园网信息资源的IPv6普遍服务,提高IPv6使用流量,力争IPv6出口带宽达到2Gbps。
      加快校园无线网络建设。在覆盖率和速率方面对无线网络进行升级改造,采取802.11ac、ad等新无线技术标准,提高无线接入带宽,扩大无线覆盖率,力争满足广大师生随时、随地获取网络资源的需求,打造灵活、自由的全移动化校园。
      建设新型安全核心机房。建设电信级标准化的学校核心机房,为未来五至十年校园网、数据中心和应用信息系统可靠、安全和高速运行提供保障。建设具有日志审计、流量监控、入侵检测、防火墙、上网行为管理等功能的安全可靠的网络运行环境。
      云数据中心建设。部署云计算数据中心,合理规划利用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提高信息资源使用率,满足学校重大战略和相关教学科研等信息资源使用需求,使各种资源和数据实现绿色的计算、统一的管理、主动的安全、虚拟化和自动化的部署。建设异地容灾系统,实现高整合性、高安全性、可扩展性、快速备份与恢复的异地容灾备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进一步提高数据抵抗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容灾能力。
      (二)统一开放的大数据体系工程
      加强数据资源规划建设。加快校内各类业务系统建设,提升信息化管理能力,力争在三到五年内,完成学校主要业务信息化,满足广大师生日益增长的信息化需求,改善服务质量。加快推进教学、科研、财务、资产、行政、教工、学生、生活、文化等数据资源建设。全面推进重点领域大数据高效采集、有效整合、安全利用,深化决策支持和学校各种数据关联分析、融合利用,提高宏观决策、学校管理和公共服务精准性和有效性。建立学校关键数据资源目录体系,统筹数据中心建设,建立学校大数据平台,构建统一高效、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学校数据资源体系。完善电子文件管理服务设施。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图书文献、网络、数据库等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提升学校哲学社会科学文献在线共享和服务能力。
      推动数据资源共建共享应用。完善学校基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应用机制,依托学校数据统一共享交换平台,加快推进跨部门、跨层级数据资源共享共用。形成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的规章制度和政策体系,稳步推进公共数据资源向全校开放。各单位各部门根据职能,梳理本单位所产生和管理的数据集,编制数据共享开放目录,依规推进数据开放。充分利用已有设施资源,建立统一的学校数据共享和开放平台。优先开放广大教职工生迫切需要、对学校信息化发展影响大的数据集。加强对开放数据的更新维护,不断扩大数据开放范围,保证动态及时更新。
      规范数据资源管理。建立健全学校数据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建立数据开放、产权保护、隐私保护相关规章制度和标准体系。制定学校数据资源管理办法,推动数据资源分类分级管理,建立数据采集、管理、交换、体系架构、评估认证等标准制度。加强数据资源目录管理、整合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提高数据准确性、可用性、可靠性。
      注重数据安全保护。实施大数据安全保障工程,加强数据资源在采集、传输、存储、使用和开放等环节的安全保护。切实加强对涉及国家安全、学校利益、公共安全、个人隐私、科研生产等信息的保护。按照网络安全管理和密码管理等规范标准,加快应用我国自主核心技术及软硬件产品,提升数据开放平台的安全保障水平。加强数据再利用安全管理。

      (三)智慧校园建设工程

      构建智慧校园平台。以云计算及大数据为核心,实现全校各部门、各子系统信息融合、互联互通,有效解决校园管理中的信息更新滞后、人力资源不足、信息孤岛和重复投入造成的设备冗余等问题,形成一套安全可靠、智能管理、高效集成的智慧校园系统。通过实施物联化、集成化、智能化等多种前沿技术路线,以服务创新为导向,真正的将“智慧”导入校园的各个系统、过程和基础设施中,将信息化深植于科研、教学、管理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能够全面实现教育信息化有机融合,构建和谐统一的教育信息化体系,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变革与发展。
      实现智能化服务和管理。通过智慧校园平台,实现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决策、智慧节能、智慧物联等功能,解决学校“信息孤岛”问题,实现数据交换的实时性、可跟踪性和数据操作的可视化。建设具有智能化的查询导航、精确定位功能的三维虚拟校园,满足学校对外招生宣传、校园导航、信息化管理等多元化功能需求。

      (四)高效的协同办公平台工程

      实现办公自动化。基于互联网技术、网络通信技术, 建设高效的校级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超越时间和地域限制,可随时随地处理工作事务,进一步提高办公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发文工作的拟稿、审阅、修改和收文工作的登记、传阅、归档等校内无纸化办公。建立不同业务部门的详细的工作流转流程,实现高效协同办公。
      建成两地三校区双向视频会议系统。突破地域限制,提高行政办公的效率。三校区统筹规划,定制“网络会议室”方案。采用全方位的语音、图像和数据实时交互的视频会议系统,配备全向音频和高清摄像系统,实现全高清画面输入、输出。实现远程会议、培训、业务交流方面需要。

      (五)数字化学习环境工程

      教学资源中心建设。建设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平台,提供大量优质共享学习资源,为在线教育和终身学习提供专业化的资源服务,建设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开放共享优质课程资源,提供全方位、高质量、个性化的在线教学服务。推进网络课程学分认定和管理制度创新,将在线课程纳入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加强在线课程建设、课程应用以及大数据分析的能力,全方面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为建设高质量,专业化的教学资源提供基础保障。
      建设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空间。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和教学方法限制,将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开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新局面,利用碎片时间,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补,构建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协作交流、创新实践的网络学习空间。
      加强录播教室建设。利用视音频技术制作高品质课程资源,通过规模化课程录制,丰富教学资源,扩展数字资源库,开展新型的教学、学习活动,推动教学手段现代化进程。加强教学管理与评估,实现远程教学督导、巡课巡考,提供集成化的“教”与“学”环境。
      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建设以网络为基础的图书信息服务中心,实现信息分布式海量存储、跨区域面向对象的网络传输、快速多样化资源检索、个性化文献服务。通过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等,实现实体书刊借还的自动化、智能化,支持24小时无人值守借还终端系统,随时随地将书刊资料送到用户身边。打造虚拟与实体相结合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泛在化文献服务体系。
      加强多媒体教室建设。进一步完善网络中控多媒体教室功能,加快老旧多媒体设备的升级、改造,逐步实现教室云桌面系统。多媒体教室更新为云教学平台,使多媒体设备运行更加稳定,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简便、高效。实现集中可视化网络管理,具有可远程接管教师用计算机、远程查询教室设备使用状态,集中管理多媒体教学资源。实现对分散的多媒体教室远程管理,对非硬件故障远程维护,保障教学顺利进行。
      数字化学习综合支撑平台。建设标准的小型演播室,配备高性能图形工作站,拥有符合高清制作标准的影视合成、非线性编辑设备及专业软件,实现资源的标准化,高质量化,提高数字教育资源质量与技术服务水平。

      (六)智能便捷的信息服务模式建设工程

      进一步完善师生服务平台。推进网上一站式服务平台的建设,通过一站式服务大厅实现职能部门联动,有效整合资源、统筹全局,使师生事务的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得以优化重组,打破时间、空间、维度以及部门间的制约,构建高效的信息共享模式。将更多线下的业务放到线上,做到服务的自助化、流程化、规范化,构建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校务服务信息体系,为师生带来良好的服务体验。进一步拓展管理服务模式,推进校内能源、资产、车辆等智能管理。推动虚拟校园卡建设,使身份认证和支付方式更便捷。

      (七)校园网络文化繁荣工程

      加强文化资源数字化。推动学校文化信息资源库建设,深化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鼓励优秀原创网络作品创作,支持优秀作品网络传播。建立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网络文化传播方式。研究把握现代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推动各种媒介资源整合,推动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着力打造具有学校特色媒体宣传品牌。
      加强网络空间治理。规范和引导网络社团发展,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网络治理。完善全校网络违法信息举报工作体系,畅通师生参与网络治理渠道。加强网上宣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和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加强对从事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和舆论动员功能的网络传播平台上关于我校的各种信息的监理及正确引导。重点加大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等违法行为的宣传,开展抵制网络谣言、网络敲诈、网络诈骗、网络色情等违法行为的专项宣传活动。

      (八)信息化农业应用研究推进工程

      服务智慧农业。在国家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中,大力发展我校作为农业高校的社会职能,服务于“三农”。推动信息技术与我校相关专业在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市场流通、资源环境等方向的融合。着力研发农业生产关键环节信息决策系统、适宜与现代农及生产的信息控制系统,为发展智慧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过程可视化、生产决策科学化提供支撑,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创新动力。继续推进智能传感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北斗定位系统等技术研发和应用,增强对农业环境、作物长势、作物营养的精准监测和诊断能力。积极参与实施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开展农作物大田种植、设施农业、畜牧水产规模养殖等领域物联网技术应用试点。推进农机精准作业示范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服务农村信息化。提升服务农村信息化能力,建设空间化、智能化的新型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系统。研究农村和农产品现代市场体系,支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应用。整合构建我校涉农数据中心,探索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加强中原农村信息港功能建设,打造农村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信息服务能力。
      服务新型职业农民的信息化能力提升。建立多层次教育模式,提升新型职业农民信息化应用能力。利用农业新媒体建设,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服务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开展新型职业农民信息化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完善现代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为农业生产及农村发展提供科技信息支撑。
      增强农业信息化发展支撑能力。以应用为导向,推进农业信息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着力建设具有综合信息服务能力的“三农”信息智库,推进农业信息化科技创新能力跨越,构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农业信息化科技创新体系,有效支撑农业信息化产业发展。

      (九)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工程

      强化网络安全顶层设计。制定实施学校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建立完善学校网络安全制度。健全完善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机制,建立网络安全风险预警系统,提高网络安全事件的协同应对水平。建立学校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建立学校各部门协同、参与的应急处置机制,研制分类分级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健全网络安全标准体系,加强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专业建设。
      加强互联网基础资源管理。进一步推进学校域名、IP地址、网站等基础资源和网络互动平台真实身份信息注册登记工作。建设网络可信体系,探索建立全校统一的网络身份识别服务体系,推进网络身份可溯源和信息保护工作。
      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制度,防范重要信息系统、网站和服务网络安全风险。建立学校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目录,制定关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的指导性文件,进一步明确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全力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加强财务、人事、教学、科研、资产、学工、后勤等领域关键信息系统威胁感知和持续防御能力建设,加强重要领域密码应用。
      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加强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建立统一高效的网络安全风险报告机制、网络安全信息共享机制、研判处置机制,准确把握网络安全风险发生的规律、动向、趋势。建立学校和二级单位网络安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网络安全大数据挖掘分析,更好感知网络安全态势,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完善网络安全检查、风险评估等制度。加快实施行政机关互联网安全接入工程,加强网站安全管理,加强涉密网络保密防护监管。建设网络安全威胁监测处置平台,实现对学校网络出入口、校内骨干网络核心节点的网络安全威胁监测,提高对各类网络攻击威胁和安全事件的及时发现、有效处置和准确溯源能力。加强对域名服务器异常事件的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
      强化网络安全科技创新能力。研究实施学校信息安全专项,提高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信息系统和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能力。研究实施网络空间安全科技项目,全面提升网络信息技术能力。加快推进安全可靠信息技术产品的国产化,推进软件正版化,推进协同办公平台安全可靠应用。

      (十)信息化培训和评价激励工程

      教育信息化技术培训工程。制定和完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标准,开发面向各级各类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系列教材和在线课程,实行学科教师、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教育技术培训。制定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学习能力标准,开发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相关课程。建设教育技术能力在线培训平台和网上学习指导交流社区。
      教育信息化工作评价激励工程。制定和完善教育信息化工作评价激励标准,并逐步制度化,和学校现有的管理制度对接;建立网上评价和专家审查相结合的数字资源评价机制;在全校范围内大力提倡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应用信息化技术的积极性。
      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工程。以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探索以教材多媒体化、资源网络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协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一批优秀教学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逐步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保障措施

      为了保证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本着“统一规划、软硬并重、分步实施、以点带面、重点突破、持之以恒”的建设原则,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统一全校教职员工对信息化建设的思想认识,有计划、分步骤建设具有学校特色、适应学校发展、符合学校需求的面向教学、科研、管理、后勤等各项工作的示范性智慧校园。具体措施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贯彻落实国家、省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的方针、政策、规定;研究制定、统筹规划学校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的总体原则、重要政策和制度措施;审定学校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发展规划和运行中的重大事项;统筹推进学校各层面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等方面工作;为学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二)完善制度机制

      积极推进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组织领导体系,建立有效的学校信息化工作决策机制,完善督查督办机制,出台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管理办法。将学校信息化工作纳入各部门工作考核范围,制定面向教职工的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成果评价激励标准,定期开展信息化考评工作。全面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统筹协调,明确职责,理顺关系,协同推进。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建设谁负责、谁运维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做到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安全同步设计与建设,内容与技术并重、管理与技术并举。

      (三)加大经费支持

      完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加大资金支持。落实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软件平台建设、资源建设、应用推广、日常管理和运行维护的经费保障。信息化管理部门统筹安排经费使用,合理分配在硬件、软件、资源、应用、培训、运行维护等各环节的资金使用比例。加强项目管理和经费监管。探索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学校信息化建设和服务的途径。

      (四)着力队伍建设

      统筹建设信息化专业人员、各单位兼职信息管理人员、外聘信息化技术骨干人员组成的三级信息化人才队伍。完善政策措施,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确保信息化人才队伍的稳定和不断壮大。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使各级信息化管理人员掌握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从而积极参与信息化的建设。加强各类决策和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决策和管理水平。

      (五)推动协同发展

      信息化办公室是学校信息化工作的主管部门,各学院和各职能部门是学校信息化工作的责任主体。信息化办公室统筹规划学校信息化工作,加强各部门信息系统建设,构建多层次的信息建设管理体系,制定统一标准、统一认证、统一入口制度,实现各类信息系统与信息平台无缝对接,加强数据与资源共享,运用大数据建立以协同为核心的发展机制。

      六、组织实施

      各单位、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统筹部署下,把信息化工作提上重要日程,加强组织领导,扎实开展工作,提高信息化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信息化办公室统筹推进各项重大任务和重点工程,跟踪督促各单位、各部门的规划实施工作,定期开展考核评估。各有关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分解细化任务,制定规划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实施进度。加强协调配合,确保各项任务落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