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规划管理 >

河南农业大学2005-2020年学科建设规划

时间:2016-06-05 01:19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数:
  

  学科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基本组织单元,是创造知识、传授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基础,是培养高素质人才、造就学术大师的园地。学科建设是学校工作的主线和创建高水平大学的核心。学科建设的成效,从根本上体现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层次和质量。因此,本着“强校必先强学科”的理念,按照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一、学科建设现状

  经过90多年学科建设的积淀,特别是近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近5年的精心工作,我校学科建设实现了快速发展,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科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学科体系

  目前,学校已拥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2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5个本科专业(方向),涵盖了9大学科门类。

  (二)建设了一批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

  作物学是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河南省作物生长发育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依托学科;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是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和农业部农村可再生能源重点开放实验室依托学科;作物遗传育种是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和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依托学科;预防兽医学和森林培育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省级重点学科。烟草学、设施栽培、作物营养生理、作物安全生产、植物资源学为自主设置的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其中烟草学是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的依托学科。基础兽医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业机械化工程、土壤学、生态学、植物学、植物病理学和果树学为省级重点学科。

  目前,上述学科已经成为在国内外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学科。其中,烟草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等是我校的特色学科,也是国内最早培养该专业学士、硕士和博士的学科。

  (三)进一步优化了学科结构

  根据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在保证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增设了土地资源管理、食品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等一批近农和非农学科,进一步优化了学科结构,初步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和校级重点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四)形成了学术水平较高的学科队伍

  全校现有专任教师625人。其中,教授79人,副教授178人;具有博士学位81人,硕士学位248人;双聘“两院”院士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省管优秀专家28人,河南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即“555”人才工程人选)23人。

  (五)搭建了学科建设的发展平台

  依托我校建立的“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集聚高层专家、开展多学科协作、承担重大项目、解决我国小麦生产的关键技术难题、实现学科高层次突破提供了创新平台。

  “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农业部农村可再生能源重点开放实验室”、“河南省作物生长发育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河南省蔬菜花卉种苗工程中心”、“河南省高等学校农业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等省部级研究中心、基地和实验室依托我校,为学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平台。

  “河南农业大学科教园区”、“许昌教学实验农场”、“河南农业大学机电技术开发中心”、“河南农业大学实业发展总公司”、“河南农业大学农机实习工厂”、“河南农业大学畜牧站”等教学、科研的校内基地和90多个校外基地,为学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平台。

  9个院级中心实验室、13个省级评估合格的“双基”实验室和河南省农学类文献检索中心、数字图书馆、千兆校园网等众多的公共设施,为学科发展搭建了良好的服务平台。

  (六)显著增强了科技创新能力

  在动植物高效生产、动植物良种选育、动植物疫病控制、可再生能源利用、设施农业和花卉园艺、林木育种和森林生态、土壤养分资源利用与管理、农业经济管理等领域,承担了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成果转化基金项目、农业部跨越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软科学项目等;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出版的专著数量明显增多,水平显著提高;主编了一批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国家规划教材;获得了一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特别是“豫玉22”选育和大面积推广以及“家畜油乳剂灭活疫苗”的研制,标志着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综观现状,虽然学科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学科布局过于分散,结构仍然不尽合理,一些学科的优势没有凸显,部分学科研究方向有待凝炼,新兴学科发展缓慢,基地建设有待加强,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二、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

  围绕学校发展战略目标,紧密结合我国尤其是河南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改革为动力,以汇聚学科队伍为核心,以优化学科结构、凝炼学科方向为主线,以构筑学科基地为保障,以完善管理体制为手段,强化优势学科,突出特色学科,培植新兴和交叉学科,建设高水平学科群,尽快形成以生命科学及其相关基础学科为先导,以农业科学为优势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局面。

  三、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需求导向

  社会需求是学科建设的前提。学科建设应始终遵循自身发展规律,同时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保持和发扬现有学科的特色和优势,瞄准学科发展前沿,不断开辟新领域、新方向,在创新中求发展;围绕国家和河南省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培育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优化学科结构;立足服务“三农”和地方经济建设,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实现学校和社会的良性互动。

  (二)人才为本

  人才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梯队是学科发展的根本,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注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选拔、培养和引进,实行人性化管理,构建梯队合理、富有创新、充满活力的学科队伍,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三)开放交流

  开放交流是学科建设的活力。坚持开放交流,加强校内、校际,国内、国际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大力吸纳国内外优秀人才、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建立健全多种资源的共享机制,与国际多方位接轨,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不断提高学科的学术地位及知名度。

  (四)分层突破

  分层突破是学科实现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根据各学科的现状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学校要确定不同层次学科的发展目标和重点,实行分层管理,对有望高层突破和亟待发展的学科设立“学科特区”,采取特殊措施,实现学科层次与水平突破,促进学科整体发展。

  (五)动态管理

  动态管理是学科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学科的形成既是长期积淀的过程,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学校要建立、健全学科建设与管理评估制度,充分利用竞争机制,激发学院、学科的积极性,在保证学科群和学科梯队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形成核心学科与相关学科可以“互为转换”、学科带头人“能上能下”、学科队伍“能进能出”的局面,实现学科的滚动发展。

  四、学科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优先建设国内竞争力较强、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作物学学科,将烟草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等特色学科尽快建设成为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品牌学科。

  ——重点支持预防兽医学、森林培育等优势学科发展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土壤学、生态学、植物病理学、植物学、基础兽医学、果树学、农业经济管理等省级重点学科和潜能学科发展成为博士授权学科及国家级重点学科。

  ——积极扶持微生物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森林经理学、蔬菜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管理科学与工程、植物营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教育、食品科学、土地资源管理等校级重点学科和生命科学及其相关基础学科、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等潜能学科尽早成为省级重点学科和博士授权学科。

  ——扶持经济学、工学、法学中的现有关学科以及药学、外国语言文学、艺术学、体育学等学科的大力发展。

  通过建设,形成以生命科学及其相关基础学科为先导,以农业科学为优势,多学科结构合理、交叉渗透、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学科群,使我校成为我国特别是中原地区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和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

  (二)阶段目标

  1.第一阶段建设目标(2005-2010年):

  新增国家级重点学科1-2个,省级重点学科5-8个;国家级研究中心(基地、实验室)1-3个,省部级研究中心(基地、实验室)3-5个。

  新增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1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5-30个;专业学位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2-3个。

  新增本科专业15-25个,主要是近农和非农专业。

  2.第二阶段建设目标(2011-2020年):

  新增国家级重点学科3-5个,省级重点学科8-10个;国家级研究中心(基地、实验室)3-5个,省部级研究中心(基地、实验室)4-6个。

  新增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2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5-4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个。

  新增本科专业35-45个。

  五、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汇聚创新团队,实施高层次突破

  培养和引进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拔尖人才和知名学者,加快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博士为主体的学科队伍建设,形成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学术团队;积极承担重大项目,获得标志性成果,尽快实现高层次突破。

  (二)凝炼学科方向,打造优势学科

  国家级重点学科要进一步遴选优势或特色方向,将其做强;省级重点学科要进一步提炼优势和特色方向,将其做优;校级重点学科要进一步找准优势或特色方向,将其做大;其它学科要进一步培植有发展势头的学科方向,将其做实。尽快形成若干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

  (三)构筑学科基地,搭建发展平台

  充分发挥国家级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国家工程中心、研究基地、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综合优势,通过“整合、优化、完善、提高”,建设一批开放有序、运转高效的实验室和研究基地,不断完善校内公共服务设施,为学科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平台。

  六、学科建设主要措施

  (一)整合资源,调整布局,优化学科结构

  学科要围绕总体建设目标,依据社会需求,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学科目录和学校已有学科的性质、类别和学科梯队发展状况,按照“有利于学科高层突破、有利于拉大办学框架、有利于学校整体发展”的标准,对学科结构进行适时调整,不断优化学科建设资源配置。

  (二)分层建设,强化优势,突出学科特色

  1.实施学科集群发展战略。学科集群是由核心学科及其相关主干学科和基础学科相互依托,由国家级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学科和校级一般学科集结而成。把学科集群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原则,以核心学科带动相关主干学科和基础学科尽快成为优势学科,相关主干学科和基础学科支撑核心学科实现高层突破,逐步形成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协同发展的局面。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强、做大核心学科,坚持不断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和新的学科发展极,尽快形成新的学科群;坚持既要注重学科个体的发展与突破,更要注重在学校大学科集群建设框架之下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资源共享,相互支撑,相互带动,共同发展。

  2.注重优势学科的建设。

  ——优先建设作物学一级学科,通过设立研究性学科和加强研究生教育,加大科研力度,使其成为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和优势明显的学科,迅速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

  ——重点支持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预防兽医学、森林培育等学科向国家级重点学科、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发展,快速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

  ——强力支持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土壤学、生态学、植物病理学、植物学、基础兽医学、果树学等省级重点学科向博士授权学科和国家级重点学科发展,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

  ——积极扶持微生物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森林经理学、蔬菜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管理科学与工程、植物营养学、农业经济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教育、食品科学、土地资源管理等校级重点学科尽早成为省级重点学科和博士授权学科。

  3.大力推动特色学科建设。对烟草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等学科要注重内涵发展,增强比较优势,使其尽快成为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品牌学科。注重农学、近农与非农学科的交叉融合,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需要,积极培植和发展新的特色学科。

  4.设立学科特区,开辟绿色通道。对于那些有望高层突破、社会急需和学校重点建设的学科,设立“学科特区”,在学科带头人、学科梯队、工作环境、建设经费等方面采取特殊政策,实现学科建设的重点突破。

  (三)优化环境,注重培养,凝聚学科创新队伍

  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选拔与使用结合”的原则,通过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和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积极创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和环境留人”。

  紧紧抓住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岗位等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实施“创新性人才计划”为依托,实行“一类一策、一人一策”,尤其要重视院士和有突出贡献专家的个人引进,甚至整个学科队伍的引进。大胆地把学风好、有组织能力的学科带头人放在学术领导位置上。有计划、有重点选派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到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单位访学,开展合作研究。在“251”人才建设工程的基础上,通过实施“创新性人才计划”,实现“313”师资队伍建设目标,特别要加强基础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优、素质好、活力强的高水平学科队伍,为整个学科体系建设和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

  (四)构筑平台,资源共享,改善科技创新条件

  加强现有国家级、省部级工程中心、研究基地、重点开放实验室、校内实习场站和科教园区的建设,积极争取新的高层次研究基地,按照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再建1-2个面向全校仪器设备共享的开放实验室,为多学科搭建科学研究公共平台。

  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谋发展、长期稳定”的原则,在关联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建立多个融教学实习、科学研究、科技成果示范推广为一体的校外科教园,通过“智力支持、技术输入、成果入股、风险共担、利润共享、咨询策划”等多种方式,使其成为相关学科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器和辐射源;鼓励和支持优势学科,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共建教学科研平台,使其成为教学科研、对外宣传和经济发展的产业开发基地。

  加快多媒体教室、实验大楼、数字图书馆、体育场馆、学科用房、公共网络平台、办公自动化系统等数字化校园建设进程,实现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和信息处理自动化,以适应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要求。

  (五)理顺体制,突出重点,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完善校、院、学科三级管理体制,加强学校对科研的宏观管理职能,组建跨院创新团队,申请重大科研项目;强化学院和学科的科研组织管理职能,实行“开放流动、公平竞争、择优聘用、合同管理、津贴奖励”的课题负责制。科研项目要紧密围绕学科建设,向优势学科、特色学科、特区学科和学科带头人倾斜,集中主要精力争取一批重大科研项目,攻克一批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更好地服务于“三农”,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实现科技源头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

  (六)深化教改,保证质量,巩固学科发展基础

  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统一的方针,全日制教育系列要积极发展本科生教育,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大幅度增加在站博士后人员和留学生数量;继续教育系列要重点发展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积极发展专科生教育,着力推进远程教育,尽快形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质量第一、效益明显的办学框架。

  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推进研究生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完善校、院、学科三级管理体制,健全和完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与监督机制;完善研究生培养导师组负责制,充分发挥研究生的自主性,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鼓励研究生参与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努力争取更多的博士论文通过国家优秀博士论文的评审;加快实施“本硕连读”、“硕博连读”,改革研究生培养方案、授课方式和培养手段,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深化本科教学改革,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继续完善学分制、弹性学制和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使学生拥有自主选择学习进程、课程模块、任课教师等自主权,推进按学科门类招生,不断适应人才个性化发展和社会需求;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培养科研素质;启动教学质量评估工程、精品课程工程、教学名师建设工程和英语等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工程,强化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意识,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加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步伐;注重教材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继续推进实验室建设和实验课程改革,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比例,开放实验室,努力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七)加强交流、密切合作,充分适应教育国际化

  不断解放思想,加大开放力度,扩大对外合作,广泛邀请省内外、海内外著名学者到我校兼职、访问、讲学和研究,加强国际合作办学和招收不同层次的留学生。

  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国际、国内科研合作,鼓励学科和企业共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实现互惠互利,弥补学校在教育经费、师资、实验室和科研基地等方面的不足。

  鼓励和支持学科主办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和高水平的学术论坛,加强学科与国内外的交流,了解学术动态,扩大学术视野,营造学术氛围,努力提高学科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及知名度,提高竞争力及学术影响力。

  (八)加大投入,确保重点,提高投资效益

  加大投入力度,设立学科建设专项经费,纳入年度财务预算,专款专用;拓宽筹资渠道,通过国际融资、政府投资、信贷资金、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校自筹等多种方式,积极为学科建设筹集资金。

  合理规划,做好项目投资的可行性论证,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和监督机制,防止资金浪费和挪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九)健全组织,强化管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学校成立学科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学科建设与管理办公室,负责学科建设的组织、协调、评估等工作。

  院部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学科建设负总责,对学科进行全过程管理和建设项目动态监督,制订相关的实施、监督和检查细则,保证学科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

  学科建设实行首席教授(带头人)负责制,全面负责本学科的建设工作。

  充分发挥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管理、评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学校要制订不同层次的学科建设与管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学科实行合约制管理,建立和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定期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决定资助力度和管理要求。